說服各路汗王,放商隊通行。畢竟要是沒這個本事,也沒法跑商了。所以,即使當時局勢比現在混亂的多,他們也敢於真的跑一趟。
然而,到地方之後,明朝人卻不相信他們的身份,只覺得你這大秦國,怎麼一股蒙古味兒,和古書記錄好像對不上啊。而且,那時候北元頻繁動兵,西北地區又人口稀疏,防備壓力很大,官府本來就對此十分敏感。因此一見面,當地官員就認定,他們估計又是哪個部落冒充的。不是來騙朝貢,就是來刺探情報的,一直不相信他們自稱的身份,還把領頭的幾個使者扣了,要嚴查他們的來頭。
後來,使團的人找了察合臺人幫忙作證,明朝官員才把人放了出來。但就算這樣,也不樂意放他們進城貿易,更別提讓他們去京城了。
這事兒,可能也是沒辦法——察合臺汗國的蒙古人,雖然和明朝關係密切,天天一起對付元朝,但也確實沒少幹收受賄賂、帶小部落一起蹭朝貢的事情。畢竟這個事兒,利潤太高,哪怕官方禁止,使者們自己也經常經受不住考驗。有這種前科,明朝那邊自然就更加有理由了。
結果,使團足足折騰了半年,也沒能過嘉峪關,只能打道回府。這一路出行和打點,花了不少錢,攜帶的商品卻一件都沒賣出去,也沒能按計劃採購明朝的物資。
眼看要虧大本,使團只好臨時決定轉向南下,去布哈拉那邊把手裡的貨都出掉,然後就地採購一些中亞特產,帶回來之後,聲稱是塞里斯商品,忽悠歐洲人來花錢。
有些見多識廣的人,覺得這些商品上面的裝飾,怎麼一股天方教藝術的風格,使團就說,這是塞里斯人為了出口,專門給波斯客戶定製的。人家是大中間商,一直都在大批拿貨,所以塞里斯的出口品,多少都往這個方向做了。歐洲人覺得很有道理,又打聽到他們真的去了一趟,因此紛紛來搶購。就這樣,才避免了倒貼錢的命運。
而外交層面上,這件事的影響也不小。由於使團失聯了一段時間,汗廷裡議論紛紛。連擺賽汗自己,都很著急,說我們老劉家的使者,好像日常出事。一直以來,大家都快習以為常了。只是,以往得罪使者的人,基本都被出兵消滅了。但明朝又遠又強大,怎麼說也不可能打過去吧,也不知道這個面子怎麼掙回來。直到使團又帶著東西回來,各種聲音才安頓下去。
之後,紫帳汗國也嘗試了其他各種方式,甚至特意僱了不少希臘人參加,去那邊打前哨,試圖讓明朝人看到,自己真的是古代那個大秦國,連人都一樣的。
然而,明朝官府似乎產生了刻板印象,還是不相信。不少官員依然認為,這些人估計又是被僱來騙貢的演員,可能又是蒙古人來騙鐵鍋,回去要做武器了。
還有些心細的,則想得更多,認為這些希臘人,應該確實是古代大秦人的後代。但仔細觀察會發現,使團裡依然還有一些蒙古人。而且,沿途帶路、引導,乃至安排食宿,這些重要的具體工作,都是這些蒙古人負責的。希臘人只是一路吃吃喝喝,負責說話和表演罷了。再看他們來的地方,恐怕,大秦國已經和中原當年一樣,被蒙古人入侵和統治了。使團也依然是蒙古人操縱的,希臘人只是他們帶來的傀儡。
因此,官府還是拒絕承認他們是大秦國,就是不讓去朝貢。汗廷當時找的人選,也確實有問題。雖然帶上了一些希臘學者,做好了準備,但當時領頭的幾人,都是大都那邊臨時挑的老貴族,確實除了吃飯和吹牛啥都不會……其他學者們,也沒有什麼外交經驗,遇到這種情況就傻了。
帶希臘使團前往那邊的蒙古商人,倒是一直在上下活動,盡力疏通,但他們越盡力,明朝那邊越覺得使團有問題。到最後,負責監督他們的明朝軍官,甚至違反規定,偷偷去找領頭的希臘人,私下裡勸他們驅逐蒙古人,重建大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