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郭康還向神父們表示,如果希望他們能推舉代表,加入新軍,幫助接下來的各種工作。
實際上,無論正教還是公教,都有派遣神職人員隨軍的傳統。無論是安撫軍心,還是親自披堅執銳參與戰鬥,都有不少例子。在編制上,也有設定軍中教區的傳統。
只不過,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派遣神職人員的制度,以及他們的具體任務,以往都沒有明確地規定,基本上就看神父們自己發揮的水平了。而紫帳汗國發現這種習慣之後,就立刻學了過來。
張大牧首當年的想法,是神職人員自己就要會帶兵打仗,管理軍隊,實現軍政一體。不過後來發現,這些要求有點太高了,就退而求其次,鼓勵神職人員參與平時的訓練,戰時則作為可靠的輔助者來行動。並且,他還制定了一套章程,設立專門的部門,負責對神職人員進行額外的培訓,然後按需要進行選拔。
歐洲人把這種模式,稱為“政教合一”。
在郭康那個時代,人們往往把這個詞和天方教世界,或者羅馬教宗聯絡起來,但實際上,這個詞最早就是專指東羅馬和正教教會的。
政教合一來自拉丁語,寫作“cesropps”,這個拼寫就是“凱撒”+“教宗”。而凱撒與其說是政治職務,不如說是軍事獨裁者。所以郭康覺得,這個詞更準確地翻譯,應該叫“戎祀合一制”。
這樣一來,塞里斯人就更能一眼看出,其意義到底在哪了。
公教教會使用它,一般是用來指責東羅馬皇帝強行干涉教會。很多時候,這個“凱撒教宗主義”和“拜占庭主義”,就是同義詞,可以在檔案中相互替換。
這個詞也很難說是貶義,還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因為天方教和羅馬公教,反而沒有這麼完善的制度,想學都學不來。只有法國人的“高盧主義”,算是大致學到了一部分。
不過,在戎祀合一方面,塞里斯王朝比東羅馬做得要完善的多。紫帳汗國也因為這個中原習慣,在很多方面具有天生優勢。能在軍隊中設立一批職能和編制明確的神職人員,就是效果之一。
對此,神父們非常歡迎。
“我聽說,這次新軍的目標是亞歷山大港。”有個神父很是高興地說:“那裡當年還是五大牧首區之一,現在卻脫離我們,被天方教勢力佔領太舊了。如果有機會,我倒是想去親眼看看。”
郭康點點頭,表示理解他們的心情。
羅斯新軍的建立,意味著新的編制;而如果介入埃及成功,那麼很可能要宣佈重新把亞歷山大牧首區收歸編制。考慮到它重要的宗教影響力,神父們自然都很樂意參與這件事。
說實話,能在羅斯地區的鄉下環境,堅持這麼多年,這些人估計也不是專注於沽名釣譽的。但是,手下人可以道德夠高,不要報酬,他作為計劃的主導者,卻不能真的就不提各種獎勵了。所以,可能的好處和需要付出的努力,都得先和大家說明白。
當然,還有些情況,也需要提前告訴大家,讓他們有心理準備。
“我知道,大家都瞭解教會史,知道亞歷山大的富庶,和各方面的重要地位。”他對眾人說:“但是,現在那裡的狀況不太好,設施很殘破。我們登陸的時候,都可能會選擇其他港口。”
“哎?遭災了麼?”有的神父果然真的沒聽說過。
“是的。”郭康說:“1365年的時候,塞普勒斯國王彼得一世組織了一次十字軍。按他們自己的說法,這個國家的前身,是當年十字軍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王室的祖先是自稱國王的十字軍領主居伊·德·呂西尼昂。由於這份名氣,很多公教國家都樂意幫忙,讓他得以成功集結起一支軍隊,還在威尼斯和羅德島騎士團的幫助下籌集了運輸船,說要去攻打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