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橫掛天際。
是一片令人內心開闊又震撼的美景。
“……”
宋游下意識轉頭看了看身邊,卻發現今天只有自己一個人來。
難怪旅途這般枯燥。
“可惜……”
想找個人分享都不成。
看來是早已經習慣與三花娘娘同行了。
宋遊搖了搖頭,繼續往上。
這趟爬山之旅確實格外枯燥。
比在畫中爬山還更枯燥。
雖然回首望去,風景都差不多,都是深秋,可是少了一隻跑前跑後、跳來蹦去的小東西,少了許多聲音,便總覺得不太習慣。
“……”
宋遊卻是露出微笑,居然從另一個角度略微的體會到了一點尋常人當了父母將孩子慢慢養大、習慣了孩子的存在又慢慢與之遠去的感覺。
真是一點不習慣。
所幸尼姑庵只在山腰,並不算遠。
道人走近寺院,扭頭觀看。
畫中其實也在差不多的位置,不過卻是一個道觀,而非佛寺。
可能是在很多年前,竇大家成畫之時,山上便是一個道觀,可能是竇大家也不清楚山上究竟是道觀還是寺廟,也可能竇大家畫的寺廟,但由於他沒有來過這間寺廟,寺廟便也徒有外形,而後來有個道士去了畫中,便將它改成了道觀。
道人此時看來,雙方其實差別很大。
除了都在半山腰上,密林半掩間,沒有多少相似之處。
很快到了山門口。
“靜照庵……”
道人依舊停在門口,看向兩旁門聯。
上邊寫的是――
小善不積,難成大德;
小惡不止,終成大錯。
字倒是不錯。
由於寺院地處山上,離城有些遠,山下又有更出名的三塔寺,香客倒是不多,不過由於風景好,裡頭也有一些人。
宋遊穿著道袍,一走進去,便受到了庵中師父的重點關照,一路陪行,問他從哪裡來,來這裡做什麼之類的,大抵是對同行的關照,聽說他只是來看看風景上個香,順便吃頓齋飯,陪行的師父才鬆了口氣。
依然送了他三炷香,在他問過齋飯想投香油錢的時候,尼姑還阻止了他,說同為出家人,不收他的錢。
如此也好,省了點錢。
三花娘娘知曉了定然高興。
可惜她也不在。
“……”
道人搖了搖頭,逛了一圈寺院,等到午時鐘聲響了,這才來到五觀堂,準備吃飯。
不大的一間屋子,倒是明亮,陽光從視窗照進來,灰塵泛著金光,裡頭幾張方桌,都配板凳,塗著黑漆,坐了十來個人。
宋遊竟然還看見了一位熟人。
“柴娘怎麼也在這裡?”
“先生!你也在?”
小柴娘坐在靠內的一張桌子,正好被陽光照著,看起來似乎是這裡的常客,身邊除了有個丫鬟,還有一名尼姑陪同著她。
“來看看風景,也來看看寺院。”
“先生請來與妾身同坐。”
“恭敬不如從命。”
寺院之中沒有那麼多講究,齋飯本就是大家一起吃,人多的時候,都得坐在一起,何況宋遊穿著道袍,又是她的故人,便更無需講究了。
過去坐下,問她為何來此。
“先生有所不知,原先在家鄉時,先生走後,我和姐姐弟弟就常去山上道觀玩耍,如今到了這裡,雖然沒了道觀,卻也總想來看看,起碼這半山上看到的東西是差不多的。”小柴娘嘆息著說,“近些天來,我家官人忙於學業,常不好好吃飯,生了病,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