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喊他是想顯擺桃子是整株桃樹上最大的那個,可不是給他吃的。
二話不說,繞過他躲到媽媽身後。
買水果的老太太忍不住問:“大學生,這是你兒子?這麼大了?”
小芳笑道:“也不算大,到今年農曆九月才滿六歲。”
“可是你沒多大啊。”有個老頭不禁說。
小芳想一下,愣是沒想起她多大,“方劍平,我多大了?”
方劍平好笑,“過糊塗了?你今年二十七週歲,我二十九。”說著一頓,“按虛歲我豈不三十了?”
老九:“可不是咋的。你還當自己二十郎當歲呢。”
張支書道:“這個年齡正好。老話說,三十當立。正好明年三十整,還畢業參加工作了。”
方劍平笑了:“您這樣說那是挺好。不過再說下去太陽就落山了。”
一眾老頭老太太還得回去給工作半天的子女做飯,頓時顧不上侃大山。
話說回來,改革開放了,又有張莊打樣,小芳料到村裡的東西越來越難賣,所以才給她爹出主意,別光守著供銷社門口的一條街,經常去城裡轉轉。但也別心血來潮轉一次,而是設好時間,比如一週去幾次,每次什麼時候去。
城裡認知道了,三次以後就會記住。
哪怕家裡的水果突然吃完了,也會等他們。畢竟跟菜市場的價格差不多,一個卻是剛剛摘下來的,一個是不知道經了多少道手的,一個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一個得跑出去,前者商量商量還能送兩個小的,後者一兩都不多給。
張支書以前沒做過生意,認為小芳太理想化。
可是他一貫疼孩子,還是決定聽小芳的試一下,結果就是現在城裡人會主動問,他們下次什麼時候來。
今兒大夥兒都在家,就是因為下次是明天。
果子在樹上安生幾天,村裡的孩子也吃夠了,沒人打擾,以至於長得不是特大就是特紅。
一眾老頭老太太沒往南邊去,也沒往北邊,從西走到東就按耐不住親手摘。
張老九就讓人拿幾個麥秸編的小籃子。
這個也是小芳提的醒。
別看她以前是學生,死的時候還沒有生瞳瞳的時候大,可她見得多。跟父母旅遊的時候就看到有人拿麥秸編籃子。
雖然不能盛很重的東西,但編的過程中搞緊一些,當托盤裝一些水果還是沒問題的。
忙著編東西,也省得他們閒時間長了搞事,鬧得全村雞犬不寧。
然而一眾老太太看到白裡透紅的桃子放在乾乾淨淨的籃子裡,忍不住問,“大兄弟,籃子也是你們自己做的?”
老九點頭:“村裡的老人閒的時候編的。不過你們放心,雖然是用麥秸,但絕對乾淨。”說出來還怕他們嫌棄,“也有蒲葦做的,要不用那種?”
老頭笑道:“你誤會了,她們想買。”
“啊?”張老九險些把秤扔出去。
一個老太太點頭:“這個買菜挺方便的。賣嗎?”
張老九:“這個真不結實。你們等一下啊。”喊一個小孩,讓他去村裡會瞎胡編的老人家裡拿幾個結實的。
老人聽說小芳讓他們用麥秸編的籃子裝水果,就在琢磨小芳是不是有別的打算。盛水果什麼不能盛啊。
於是他閒著沒事就開始編。
老人知道張支書不藏私,他又快走了,也沒必要藏私。張支書沒說可以賣,老人也不好意思問。
張支書一個人知道了沒什麼,被大夥兒聽來去都調侃他多丟人啊。
以至於從二三月份到現在悶不吭聲的存了好多。
小孩子過來要東西,老人又驚又喜,把他認為好的都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