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小的形象。”
大臣丙質疑道:“這樣會不會讓其他國家輕視我們?”
范蠡回答:“這是權宜之計,為的是麻痺吳國。”
勾踐問道:“那如何順從吳國的勢力?”
范蠡說道:“滿足他們一些不太過分的要求,但也要有底線。”
大臣丁擔憂地說:“這樣會不會讓我們失去尊嚴?”
范蠡解釋:“暫時的低頭是為了將來的崛起。”
談到與其他大國交好,勾踐問:“與哪些大國交好?”
范蠡回答:“齊國、晉國等,透過貿易和外交手段建立友好關係。”
勾踐又問:“如何靜觀其變,等待時機?”
范蠡說:“密切關注各國的局勢變化,等待吳國出現破綻或者其他有利的時機。”
在與他國使者的會面中,范蠡表現得謙卑。
他國使者說道:“越國如今如此弱小。”
范蠡微笑著說:“還望貴國多多關照。”
在國內,范蠡也不斷向大臣們解釋外交策略。
大臣戊說:“這樣順從吳國,百姓會不會不滿?”
范蠡回答:“要向百姓說明我們的長遠目標。”
大臣己說:“與其他大國交好,會不會引來吳國的猜忌?”
范蠡說:“我們要做得巧妙,不讓吳國察覺。”
……
公元前486年,越國的王宮之中瀰漫著緊張而急切的氣氛。經過多年的發展,勾踐看著日益強盛的越國,心中燃起了復仇的火焰,認為是時候向吳國出兵,一雪前恥。
在一次朝會上,勾踐充滿自信地對大臣們說道:“如今我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寡人認為已經具備了伐吳的實力,應當立刻起兵,奪回我們失去的尊嚴和土地!”
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范蠡站了出來,拱手說道:“大王,臣認為此時時機未到,強行征戰恐不會有好結果。”
勾踐皺起眉頭,問道:“范蠡,你為何如此說?寡人覺得我們已經準備充分。”
范蠡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大王,雖然越國這些年有所發展,但吳國依然強大。我們的軍事、經濟等方面與吳國相比,仍有差距。此時貿然出兵,可能會陷入困境。”
勾踐有些不悅:“難道我們要一直等待?寡人已經等得夠久了!”
范蠡說道:“大王息怒。戰爭並非只靠一時的衝動和勇氣,更需要準確的判斷和時機。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積累實力,等待吳國出現內部問題或者外部的有利時機。”
大臣甲附和道:“范蠡大人所言有理,大王還需慎重。”
大臣乙卻說道:“大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不能一直畏縮不前。”
勾踐沉思片刻,再次看向范蠡:“那依你之見,還要等待多久?”
范蠡回答:“大王,這難以確切預測。但我們要密切關注吳國的動態,等待他們露出破綻。”
勾踐在王宮的花園中踱步,范蠡跟在其後。
勾踐說道:“范蠡,你總是如此謹慎,寡人有時真覺得你太過膽小。”
范蠡說道:“大王,臣並非膽小,而是為了越國的長遠考慮。貿然出兵,若失敗,越國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勾踐停下腳步,說道:“那好吧,寡人再聽你一次,繼續等待。”
此後,勾踐多次召集范蠡商討伐吳之事,兩人之間的爭論不斷。
公元前484年,吳國大軍遠征齊國,國內兵力空虛。
在越國的朝堂上,范蠡向勾踐進言:“大王,此時吳國傾巢而出攻打齊國,國內防守薄弱。我們應當進一步向吳王及其臣子示好,讓他們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