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周禮不可廢。”
然後下拜接受賞賜。
各諸侯見此,對齊桓公的敬重之情更甚。
諸侯戊說:“齊桓公尊王守禮,實乃諸侯楷模。”
諸侯己說:“跟著齊桓公,天下定能太平。”
會盟結束後,各諸侯滿懷信心地返回各自國家。
會盟結束後,齊桓公對於周天子特賜不用下拜之事有所猶豫。
在營帳中,齊桓公與管仲商議。
齊桓公說:“周天子特賜我不用下拜,我若真不下拜,是否可行?”
管仲連忙說道:“大王,不可。雖有特賜,但下拜乃禮之所在,拜謝賞賜可安周天子之心。”
齊桓公疑惑地問:“若我下拜,是否會讓周天子覺得我過於謙卑?”
管仲回答:“大王,此舉並非謙卑,而是彰顯您對周禮的尊重,讓周天子看到您的忠誠。”
齊桓公又道:“那其他諸侯會如何看待?”
管仲說:“各諸侯定會稱頌大王順於禮節,更增對齊國的敬重。”
齊桓公思考片刻後,說道:“好,就依你所言。”
當齊桓公拜謝賞賜時,各諸侯皆在旁觀看。
諸侯甲感嘆道:“齊桓公如此守禮,實乃賢明之主。”
諸侯乙也說道:“齊國能有此君,難怪強盛。”
此後,齊桓公的威望在諸侯中更加崇高。
公元前645年,齊國的王宮籠罩在一片沉重的氣氛中。管仲病重,臥床不起。
齊桓公焦急地來到管仲的病榻前。
齊桓公關切地問:“仲父,您的病情如何?”
管仲虛弱地回答:“大王,臣怕是時日無多了。”
齊桓公眼中含淚:“仲父,齊國不能沒有您啊。”
管仲吃力地說:“大王,臣走後,您要繼續秉持正道,任用賢能……”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許多大臣也前來探望管仲。
大臣甲說:“管仲大人,您一定要好起來。”
管仲搖搖頭:“我已無力迴天,望你們輔佐大王,讓齊國昌盛。”
大臣乙問道:“大人,對於未來的國策,您還有何囑託?”
管仲艱難地說:“不可驕奢淫逸,要關注民生……”
不久後,管仲逝世。
齊桓公悲痛欲絕:“仲父離去,如斷我一臂!”
齊國百姓也為管仲的離世而哀傷。
百姓甲說:“管仲大人走了,齊國的損失啊。”
百姓乙說:“他為齊國做了太多,我們永遠懷念他。”
管仲的葬禮隆重舉行,他被葬於臨淄西牛山之阿(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牛山北麓)。
人們紛紛前來祭奠,緬懷他的功績。
【後世評價】:
管仲去世後,後世尊稱為“管子”,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功績】:
- 政治改革:重組行政區域,強化中央集權。他將“國”劃分成21個鄉,其中工鄉3個、商鄉3個、士鄉15個,再將農村劃分為五屬,由五個大夫、五個正官分管。地方各級官吏由國君直接任免,統一執行國君政令。
- 經濟改革:實施“相地而衰徵”,根據土地的好壞不同來徵收不等的賦稅,使賦稅負擔趨於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進一步提升了齊國經濟實力。
- 軍事改革:將行政區域與軍事管理統一起來,士鄉平時是行政區域,戰時便是軍隊,寓兵於民,軍政合一,形成了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隊伍。
- 外交政策:主張“尊王攘夷、重禮相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