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7年,在秦國的都城咸陽,陽光灑在巍峨的宮殿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這一年,對於秦國來說,是一個充滿變數的年份。
在秦國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壓抑。秦王嬴政面色陰沉地坐在王位上,他的目光中透露出憤怒和憂慮。
在他的面前,秦國的宗室和王公大臣們正激烈地爭論著一件關乎國家安危的大事。
“陛下,近日我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陰謀。那韓國派來的水工鄭國,竟然是以修築灌溉水渠的名義做間諜,妄圖消耗我國的人力、物力,阻礙我國的發展!”一位宗室大臣憤怒地說道。
秦王嬴政皺起了眉頭,問道:“此事當真?”
“千真萬確,陛下!”
另一位大臣接著說,“如今我國正處於統一六國的關鍵時刻,絕不能容忍這種陰謀詭計。
而且,鄭國並非個例,這些年來,各國派來的客卿眾多,誰能保證他們沒有心懷叵測之人?臣等建議,驅逐所有客卿,以絕後患!”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譁然。許多大臣紛紛附和,表示贊同驅逐客卿的提議。
而此時,李斯也在這驅逐的名單之中。他得知這個訊息後,心急如焚。李斯在秦國已經多年,他一直努力為秦國的發展出謀劃策,如今卻面臨被驅逐的命運。
在自己的府邸中,李斯來回踱步,思考著應對之策。
“大人,這可如何是好?”他的隨從憂心忡忡地問道。
李斯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說:“我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我要向秦王進諫,闡明利害。”
隨從擔憂地說:“可是如今朝堂之上,驅逐客卿的呼聲甚高,大人您能成功嗎?”
李斯深吸一口氣,說道:“無論如何,我都要一試。秦國是我實現抱負的地方,我不能輕易放棄。”
於是,李斯開始著手撰寫《諫逐客書》。
在書房中,他奮筆疾書,時而沉思,時而落筆。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
與此同時,在王宮之中,秦王嬴政也在思考著驅逐客卿的事情。
“陛下,驅逐客卿之事,切不可猶豫。”一位大臣說道。
秦王嬴政問道:“難道所有客卿都不可信嗎?”
“陛下,人心難測啊。為了秦國的安全,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秦王嬴政陷入了沉思。
這時,又有大臣進言:“陛下,如今秦國的發展離不開本土宗室和大臣的支援,那些客卿終究是外人。”
秦王嬴政微微搖頭:“但也有不少客卿為秦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大臣說道:“那只是少數,不能因小失大。”
就在這時,李斯的《諫逐客書》被呈送到了秦王嬴政的面前。
秦王嬴政開啟書信,仔細閱讀起來。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秦王嬴政的表情逐漸變得凝重,他被李斯的言辭所打動。
在朝堂上,再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陛下,李斯的《諫逐客書》不過是巧言令色,不可輕信。”一位大臣說道。
另一位大臣反駁道:“但書中所言,也並非毫無道理。驅逐客卿,確實可能讓秦國失去許多人才。”
秦王嬴政說道:“諸位愛卿,且聽朕一言。李斯此書,讓朕深思。驅逐客卿,或許會讓秦國陷入困境。”
大臣們紛紛安靜下來,聽秦王嬴政講話。
“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對於客卿,要嚴加審查。”秦王嬴政說道。
“陛下聖明!”大臣們齊聲說道。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秦王嬴政終於決定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