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樂文小說網>歷史軍事>開局十大文臣武將的小說> 第103章 追封為"襄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3章 追封為"襄愍" (1 / 2)

洪武二十四年,歲在辛未。距李善長之死,已逾一年。京城之中,氣氛依舊凝重,似有陰雲籠罩。

虞部郎中王國用,其人相貌堂堂,面容堅毅,雙目炯炯有神,透露出睿智與果敢。國用心懷正義,對李善長之死深感不平。每念及善長之結局,心中便有憤懣之意。

國用獨坐書房,面色凝重,心中思緒萬千。暗忖曰:“李善長,開國元勳也。竟落得如此下場,實乃不公。吾當為其辯白,以正其名。”

國用起身踱步,心中反覆斟酌言辭。憶起善長一生功績,國用愈發堅定自己之決心。

經過深思熟慮,國用決定上奏朱元璋。他伏案揮筆,言辭懇切,字字珠璣。

寫畢,國用反覆審閱奏摺,確認無誤後,小心翼翼地封好。他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朱元璋會作何反應。

國用手捧奏摺,緩緩走向朝堂。一路上,他心中緊張不已,腦海中不斷浮現各種可能的結果。

他暗忖曰:“吾此舉,或能為善長洗清冤屈,或引火燒身,然吾不懼。”

朝堂之上,群臣肅立。國用深吸一口氣,邁出堅定的步伐,上前呈上奏摺。他跪地拜曰:“陛下,臣有本奏。”

朱元璋高坐龍椅之上,面容威嚴,目光深邃。他看著國用,微微皺眉,曰:“何事?”

國用曰:“陛下,臣為李善長之事而來。善長乃開國元勳,為陛下立下汗馬功勞。然卻被指謀逆,遭誅三族。臣以為此事不公,善長絕無謀逆之動機。”

朱元璋沉默不語,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複雜的情緒。

國用心中緊張,繼續說道:“陛下,善長為臣數十年,深知天下之大業來之不易。其位極人臣,子孫亦蒙受恩德。晚年之時,何需謀逆?且即便權柄易主,李氏家族也不過重複當日之地位,身份不會更加顯赫。善長斷無謀反之理。”

朱元璋依舊未語,朝堂之上氣氛緊張至極。國用心中忐忑,但他毫不退縮,繼續說道:“陛下,臣懇請陛下明察,還善長一個公道。若善長蒙冤而死,百姓恐對朝廷失望,國家亦可能因此而分崩離析。”

朱元璋坐於龍椅之上,面容威嚴,目光深邃。當他收到王國用之奏摺,沉默不語。

朝堂之上,眾臣皆緊張地等待著皇帝之回應。空氣彷彿凝固一般,緊張之氣氛瀰漫開來。

朱元璋手撫奏摺,微微皺眉,心中思緒萬千。他憶起李善長之過往,其功勞不可謂不大。然胡惟庸一案,牽連甚廣,李善長亦難脫干係。

眾臣見皇帝沉默,皆不敢言語,心中忐忑不安。有人暗自揣測皇帝之意,有人則為王國用擔憂。而王國用本人,心中亦是疑惑重重。

王國用跪地不起,偷眼觀瞧朱元璋之神色,卻無法猜透皇帝之心思。

他心中暗忖:“陛下究竟作何打算?吾之奏摺,陛下是否會採納?”然他亦不敢再追問,只能默默等待。

京城之中,關於李善長之死的議論仍在繼續。百姓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有人為李善長惋惜,認為其功高震主,落得如此下場實乃可悲。

有人則認為李善長與胡惟庸有牽連,罪有應得。而士大夫們則在茶餘飯後,談論著此事,各抒己見。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多年過去,京城之景象已發生許多變化。宮殿依舊巍峨,然人事已非。朱元璋早已逝去,大明王朝歷經風雨,興衰更替。

直至南明弘光帝之時,追諡明初功臣。弘光帝坐於朝堂之上,面容凝重。

他思及明初之功臣們,心中感慨萬千。弘光帝曰:“明初之功臣,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今當追諡,以彰其德。”

於是,李善長被追諡為“襄愍”。

【後世評價】: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