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正山說村裡沒有空房子,帶著常威直接去村部暫住。
村部在村東頭,要經過整個村子。
進村後,村民見到秦正山身邊的陌生面孔,一點都不驚訝奇怪,似乎習以為常了,打招呼時隨口問秦正山一句。
秦正山也沒瞞著,實話實說,都是同宗的,誰家有親戚誰不知道?
根本沒辦法隱瞞,而且這年頭根本沒必要隱瞞,逃荒後下山的人,多了去了,只要底子乾淨就行。
不得不說當代人很樸實,知道常威情況後,都笑著打招呼。
常威也是客氣的笑了笑,一一回應。
路上常威觀察著秦家村,入眼都是那種土坯泥草房,各家都帶院子,兩到三間堂屋,加上一間邊屋,很符合當前村裡的時代特色。
秦正山家是村東頭第一家,離村部很近,只有十幾米的距離。之所以給常威拿衣服鞋子,來回需要二十分多鐘,是他需要穿過整個村子。上百戶的村子雖然是小村,但要穿過整個村子也需要一些時間的。
兩人來到村部,說是村部,其實是……廢棄的老院子改做牛棚。
同樣的經典房型,兩間堂屋,帶院子,只是沒有邊屋。院東蓋了一個大牛棚,裡面有三頭大水牛,牛棚南邊是一口水井。
院西原本應該是有邊屋的,應該塌了,現在沿著殘牆搭了個泥棚,放著餵牛的草料。
很幸運,泥棚下除了放餵牛的草料,在靠堂屋牆的角落還有一口土灶,有鍋有柴火……
走進村部小院,秦正山介紹道。“阿威,這裡養的牛,餵食你不用管,平時有人輪換過來餵食的。這個灶臺是大家看牛的時候晚上燒水用的,正好你能用的上。”
“好的山叔。”常威微微頷首。
心裡默唸,做飯的地方有了。
跟著秦正山走進堂屋,客廳房間很空蕩,除了西邊靠窗位置有一張長桌和兩張長板凳,就只有窗臺上有一盞煤油燈。
說是村部的根據,常威估計就是這一張桌子和兩張板凳了,這可能就是秦正山村長辦公地點吧!
果然,下一秒秦正山介紹印證了。
“阿威,這桌子是我平時給大家開介紹信啥的用的,平時可以當做飯桌用。不過得注意,抽屜裡可放著紙質的東西,不能溼水。”
常威微微頷首。
秦正山交代一句,又帶頭走進裡屋,繼續說道。“這裡是大夥看牛時休息的地方,我會通知他們暫時不用來。以後你夜裡睡覺可得多留心,注意有動靜就喊人。”
“好!謝謝山叔。”常威看著簡單的炕鋪點了點頭。
炕上只有一張草蓆,一個枕頭,枕頭一頭露著幾根麥秸。知道這是麥秸填裝的枕頭,對這玩意很熟悉,又是個時代特色。
條件雖然簡陋,但一點也不嫌棄。他不是那種矯情的人,初來乍到,有遮風擋雨落腳的地方就已經很滿足了。
就算矯情,那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年代,有鞋子穿讓你走路就不錯了,還想要腳踏車?做夢吧!
“行了,那你先休息吧!一會我給你送點糧來……”
安頓好常威,秦正山打個招呼,準備回家。
別問為什麼常威給他幹活居然不管飯,因為這年代一天只吃兩頓飯,早晚各一頓,平時中午是不吃飯的。只有在農忙時期,才會吃三頓飯,而且是隻能壯勞力才能吃飽……
常威客氣的道謝。“好,謝謝山叔,麻煩你了。”
秦正山笑著擺了擺手,出屋。
常威想了想又跟著出屋。
“山叔,你不說吃的我差點都忘了。我來時打了兩隻野雞一隻野兔,放山腳沒拿回來呢!我去拿,晚上讓嬸子給燉了。”
聽到常威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