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樂文小說網>歷史軍事>明末邊軍一小兵看不下去了> 第662章 為何留東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2章 為何留東林? (1 / 2)

朱鎮往前一步,張開雙手攔住朱威,滿臉的不服氣:“兄長,弟今日只問你一事,你只要說出道理來,弟就聽你的跟著徐希巡視天下冤獄,否則,弟寧死不去!”

朱威挑了挑眉:“你在威脅我?”

朱鎮搖頭:“不…我在找一個真相!”

“好…今日我也就花一些功夫好好與你說道說道。你問吧。”

“為何救東林?”

朱威一愣,沒想到朱鎮還在想著這事。

“怎麼,兄長無話可說?”

朱威搖頭:“那倒不是,只是想不明白,你明明沒有入仕,東林黨與你關係也不大,為何偏偏對東林有意見?”

朱鎮冷哼一聲:“國賊,人人得而誅之!”

朱威苦笑:“你呀,還是太年輕了。”

其實朱威對於東林黨,原本也沒什麼好的印象,以前也覺得,東林黨是大明被滅的罪魁禍首,可是現在朱威見到的多了,對於東林黨的態度,也有了些許改變。

原來的大明為何會敗,這當然與東林黨不無關係,但是一個朝代到了末期,到了連張居正也救不了的時候,大約就只有完蛋了。大規模黨爭往往在此時出現。東林黨也是如此--大約出現在明亡40年。黨爭與明亡,誰為因,誰為果,或者互為因果,是說不清的事情。

東林黨真正掌權的時間很短,給朝廷製造麻煩的歷史則很長,無論誰掌權--魏忠賢也好,崇禎帝也好,都討厭東林黨。但少數偶爾掌權的東林黨人,如天啟的老師孫承宗,是遼東戰略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孫承宗的實際作用,比後來的袁崇煥重要得多。可在原本的時代中,天啟這個專業木匠兼職皇帝看來,孫承宗遠不如魏忠賢重要。

黨爭的實質在於讓皇帝找不到可信任的“好人”可用。崇禎和閹黨是仇敵,他初期鼓勵東林黨和閹黨鬥,啟用了周延儒等人。但很快對東林黨失去信任。選了溫體仁。選這個“問題人”,很大程度上一是因為他不是東林黨,二是他事實上配合了皇太極的反間計,積極告發袁崇煥,導致袁崇煥被凌遲處死。但是崇禎對溫體仁也很快失望,他實際上重新在轉回依賴宦官的思路上去。溫體仁被免職就是因為得罪了崇禎身邊的太監。如果崇禎不弔死煤山,一個新閹黨掌權不是不可能的。

然後還有當時中國經濟重心在東南。無論皇帝本人(那個收礦稅作為私房錢的),閹黨還是東林黨的作為,都損私害公。但即使在東南多收了稅,銀子能運到西北,但中原已亂,物資仍運不到西北,通貨膨脹之下,大明的結局也不會兩樣,最多遲緩幾年而已--就象唐末東南糧賦輸送西北之路徑一旦斷絕,唐朝就無法挽救了。

東林黨是一幫憤青不假,但這幫人裡面有的確氣節高、骨頭硬的(如左光斗),有幹實事的(孫承宗)、有奸佞(周延儒)、有氣節不如妓女的敗類如錢謙益。但連錢謙益這樣的敗類也有一個學生叫鄭成功,這個秀才將領比他老爸、兒子都更有氣節。

宋朝待士大夫恩澤優渥,所以陸秀夫揹著小皇帝投海。明代對士大夫廷杖,對武臣也苛刻(須屈居文臣之下、須忍受皇帝和宦官的無端猜忌)。所以明亡之時,士大夫無氣節,狂嫖濫飲而已。且內鬥影響到邊防,孫承宗、袁崇煥、祖大壽、吳三桂等一系列的事件,實際上早在東林黨與閹黨狂斗的時候,就埋下吳三桂用弓弦絞死永曆帝的伏筆了。有因就有果,歷史向來如此。

朝廷腐敗,精英逆向淘汰,英雄崛起於憤青者比比皆是。以清朝而言,和平時期,左宗棠這樣的大憤青如何顯露頭角?即便是朝堂之上的清流,也有張佩綸(張愛玲的祖父)和張之洞的區別。縱然戊戌六君子這樣的憤青一無是處,到底培養了教員這樣的隔代弟子(譚嗣同為楊昌濟之師,楊昌濟與毛教員為翁婿兼師生關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