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然感覺很奇怪,但郭康也沒愣神太長時間。他懷疑了片刻,也不知道這個推測合不合適,更不知道應該怎麼應對才好。
郭康覺得自己玩心眼是鬥不過她的。所以,猶豫了下,就決定——躺平,不管了!
她愛當什麼就當什麼去吧,反正有脫歡等人收場。實在不行,自己就跑路去東方。反正又不是沒地方去……
據說,巴布林去印度之前,一度心灰意冷,想去東方投靠明朝,混日子得了。可見,這種想法,也不是意外,應該是真有可行性的。
想到這裡,郭康更加堅定了躺平的決心。他拿出一個薄本,遞給王大喇嘛:“這是我之前構思的方案,大牧首您看看。”
在公開場合,他很給王大喇嘛面子,而對方也很高興,連連稱讚道:“原來這次也已經準備好了啊。那我們看看吧。郭公子的計劃,想必都是很合適的。”
“這次其實也沒什麼,只是個非常粗略的計算。”郭康說道:“還有很多部分,需要等今後開拓新土地才能補上。目前先就這些吧。”
王大喇嘛點點頭,開啟冊子,告訴眾人:“這是關於種植棉花和紡織棉布的計劃。”
“這也是教會改革的一部分麼?”安德烈神父問。
“也算是。”郭康告訴他:“這是我構思的,收編修女會計劃的一部分。”
不止安德烈神父,其他人也感到好奇起來,紛紛詢問他準備怎麼安排。而郭康也解釋起來。
“咱們之前不是說,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養活這麼多人麼?”他說道:“我們設法讓這些人自給自足就可以了。”
“所以你就選了這個行業是吧。”王大喇嘛倒是理解了:“也不錯。這確實是適合婦人從事的工作。”
“不過這樣能養活她們自己麼?”米哈伊爾神父表示懷疑:“織布只能作為生活的補充,除了少數好手,大部分婦人是沒法只靠這個維持生計的吧。”
“那是因為裝置不行。”郭康告訴他:“只要加以改進,很容易就能提高效率。我的計算,就是用來論證這些的。”
“哦,改良各種紡織機械是吧。”王大喇嘛倒是不意外他又想這些:“這樣應該也可行。”
“棉花我們也有。”經常巡查的利奧神父,想了想,說道:“歐洲這邊,種棉花的確實不多,但恰好,僅有的大面積種棉區就在希臘。所以二位不熟悉也正常。”
“小亞那邊也有種植。”郭康說:“另外,埃及和敘利亞,也是重要的產地。我們從那邊運過來,也不算麻煩。”
“嗯。”王大喇嘛點點頭,用筆記了下:“這個就可以算解決了……那機器的成本呢?”
“不會太高的,單人使用的,完全可以控制在普通家庭能夠買得起的水平。”郭康說:“至於大型的,要看地址了。”
“你都能設計出來吧?”王大喇嘛問。
“這不用我設計,現在明朝和爪哇就有。”郭康告訴他:“當然,如果從那裡得不到,我自己試一下也行。這應該沒什麼太難的地方。”
雖然後世有人十分推崇紡紗機,把它作為工業革命的開始,但這東西和工業化到底有沒有必然聯絡,誰也不知道。
著名的“珍妮機”誕生於清朝中期,但它只有8個紗錠,而這種機器甚至不需要郭康刻意重新設計。實際上,如果懂行的同時代清朝人看到這東西,只會感慨“我超,元!”——因為這就是個元朝水平的機器。
在幾百年前的元朝,就有一次3個紗錠的水力紡紗機了。制約紗錠數目的其實也不是機器設計和製造水平,單純就是水力設施常年受到取水、灌溉等因素限制,導致做不大而已。
至於織布機,技術含量就高一些。郭康打算詢問下,能不能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