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和戰鬥的效率,就需要大家都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行。在戰場上,這些知識的重要性,並不輸於武藝,甚至可能更重要。我們比起蠻族,主要的優勢,恐怕也是在這裡,而非蠻力上。”
“佇列行軍這些,都是上學堂的時候就練完的,展示起來也沒什麼意思。”馬十柱向眾人介紹道:“我們就直接展示下戰陣功夫了。”
“怎麼樣?還可以吧?”楊老百戶對郭康說道:“我們這邊,哪怕沒有戰爭,大家的訓練也沒停過,完全可以放心。”
張百戶等人應了下來,回頭就去喊人。馬家莊的人都向後撤出,留出空間。他們這小一百號人,則直接散開,九個、十個一隊,佔滿了場地。
表演完了一圈,馬十柱揮手讓眾人停下來,然後繼續道:“好,現在,背乘法表!”
“呃……”楊老百戶一時也接不上話。
作為威力最大也最繁雜的武器,弩也是最費事的。士卒需要定期測量弩的實際拉力,並進行試射,把弩名、型號、編號、弓力、損耗、射程等等,都記錄下來,定期檢查更新。
“但是,弩在省事的同時,要求也變化了。弩的有效射程比弓遠得多,按唐制,應當在一百五十步發射,是弓的兩倍半之多。這種距離上,就不能平直地瞄準了,需要使用各種器械來輔助。”
張百戶拿出哨子,吹了起來。眾人跟著哨聲,不斷移動,變換陣型的方圓、長寬,一會兒排成個倒三角,一會兒排成圓陣。隨後,張百戶連續快吹幾聲,眾人迅速散成三排,互相隔開一人多的空隙,後排對著前排的空缺,站穩身,揮拳演練起來。一通拳腳打完,張百戶再次吹響口哨,眾人便停了下來,收緊陣型,排齊佇列。
“好,好。”義父稱讚道:“那就讓馬家莊也展示一下吧。”
“宋朝時,有人挖掘出了漢朝的弩機。沈括觀察了弩機實物,發現上面有明確的望山刻度。用望山刻度、箭鏃位置,就能進行瞄準。沈括還研究了漢朝人留下的口訣,發現用弩的口訣,實際上是用勾股進行計算的演算法。按照口訣試射,他那樣沒經驗的人也能十中七八。”
於是,郭康對義父低聲說了幾句。而義父也是經常打仗的人,一下就明白了意思。
“練習弓箭的時候,還有個難題是撒放。箭尾的尾槽是扣在弦上的,而拇指又勾著旁邊的弓弦,所以放箭時,動作必須乾脆利索,否則就會干擾箭矢,無法準確命中。這又需要長期練習,體會其中的道理。而如果我們用器械,也可以乾淨利落地釋放,弩機就有這種效果。”
可見,軍隊真正的核心,就是人本身。武器只有在士兵的手上,才能得到發揮,進而改進、發展。就算沈括復原出了漢朝的弩和配套裝置,把這些東西給大宋的普通官兵,估計也是暴殄天物,很快就會回到宋軍正常的水平了。
“可以試試,給那些沒時間練弓箭的人用。”郭康不反對:“其實火器也用得著這些東西的。積累下經驗,今後肯定用得到。”
“九九八十一……”眾人就這麼原地大聲背誦起來。
實際上,就他所知,古時候的器具和經驗甚至不止沈括發現的這些。漢朝人不但有望山和射表,在各處烽燧,也有和重弩配套,用於觀測測距的裝置。高階一些的望山,也不止是一條棍,而是一個網格狀的瞄準器。這些東西,對於火器時代的遠射,依然有啟發意義。
這話確實很有道理,張百戶等人也無法反駁。
“我之前也不知道這個事情,還以為弩就是這麼慢慢發展起來的,沒想到這麼多波折……”郭儒感慨道。
眾人歡欣鼓舞,都連連道謝。
他們隨後又參觀了幾處場所,還會見了其他幾個村莊的代表。晚上,則輪到當地人招待他們。可能是因為如願以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