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說到館陶,她最初想把女兒嫁給先帝長子,當時的太子劉榮,劉徹長兄。劉榮之母慄姬厭惡館陶給先帝引薦美人,一口回絕。那時竇太后最疼小兒子,沒空理女兒,館陶不敢找她做主。先帝立太子當日封小兒劉徹為膠東王,館陶看出先帝最疼這個兒子,就要同王太后結親。
太后尋思著兒子不喜歡妻子也不必委屈自己,館陶公主的女兒也配得上兒子,於是就替兒子答應了。館陶公主女兒到了議親年齡自然不小了。可那時劉徹才四五歲。
劉徹幼時覺著跟大表姊在一處很好,有人跟他玩。長大後自然只想跟同齡人玩。陳氏認為夫君弟弟不如幼時貼心懂事,二人三天一小吵,五日一大鬧。
劉徹在遇到衛子夫之前就不愛找皇后。劉徹那時候身邊也不缺人。那時皇后只氣男人多情,倒也不慌。衛子夫有孕,皇后心慌,心慌著急易出錯,劉徹難得去一次她也沒耐心應付,二人一度像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陳皇后一不如意就去找太后,這樁婚事是太后應的。昭平君特意來向太后稟報也是因為這樁婚事是太后應的。
太后真不想再管這些事,“依照皇帝說的辦吧。”
昭平君起身告辭,同時給太子使個眼色。
太子:“祖母,孫兒送送表兄。”
平陽公主立即接道:“太子有事儘管去忙,這裡有我們。”
太子忍著笑隨昭平君下臺階:“你姨母又怎麼了?”
昭平君:“不是另有所圖就是想仗著外祖母的勢做什麼。她若孝順不會到今日才進宮。明日是年假最後一日,出去走走?”
太子:“不用去長門宮?”
昭平君夫人接道:“我過去就夠了。陳家也不止夫君一人。夫君非嫡非長,無需親自出面。”
陳氏乃前堂邑侯之女,她的事理應由承爵的堂邑侯一脈料理。堂邑侯不在了,他妻子兒子還活著。
太子頷首:“也該出去透透氣了。以後恐怕只能日日窩在這深宮之中了。”
劉徹要為兒子舉辦一個盛大的加冠禮,屆時除了當值的官吏,長安大大小小官員應當都會進宮觀禮。昭平君是這麼猜的。百官親眼見到太子風采,回家不可能隻字不提。以後太子戴著面罩也有可能被認出來。
昭平君頗為同情他,拍拍他的肩膀:“可以去上林苑,也可以去博望苑。陛下給你修的太子宮離我們幾家近,亭臺樓榭一樣不少,屆時我們陪你垂釣烤肉騎馬切磋。”
太子笑笑沒有解釋他以後得代天子處理朝政。
“快回去吧。”
昭平君朝身後睨了一眼:“不過去看看?”
“相信你外祖母。”太子轉身回頭,“你外祖母只是不愛管事,不等於她兩耳不聞窗外事。”
太后看起來日日吃飽等餓無所事事,其實宮裡宮外的事她都有所耳聞。太后人老成精,無需明著打聽,她從幾個孫女的隻言片語中就能分析出一二。
太后不常出去,她身邊人常去膳房、織室,她們聽到什麼回來當成趣事講給太后聽,太后就能從中得到她想知道的。比如劉徹把兒子給他的長袍送到織室,令人把上面栩栩如生的繡紋拓下來。織女們感慨從來沒有見過那麼輕軟的布料,太后也就知道兒子得了四件刀槍不入的寶衣。
衛長公主幾人很少提她們姑母,太后不問穩重的長孫女以及聰慧的二孫女,她找憨厚的三孫女。太后聊家常似的跟她胡扯扯到兩個女兒身上,三公主比長公主小好幾歲,不如她心思重,祖母也不是外人,她想到什麼說什麼。太后從而得知平陽公主因同兒子鬧僵,又被禁入未央宮,近一年來世家公卿夫人很少找她踏春賞花。
太后料到兩個女兒來向她服軟,但她權當不知。她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