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鶴被叫進殿裡,見皇上冥思苦想許久,小心問道:“陛下可是又需要地圖了?”
“確實,”虞璁頓了下,問道:“我想找個地方,要靠中間,方便聚集,同時地方寬敞,可以建很大的禮堂——你覺得哪裡合適?”
由於他畢竟是個皇帝,公務繁忙又難以脫身,對京城的認知無非是紫禁城、金水橋外的七部、京郊的雲祿集。
虞鶴想了想道:“還真有這麼個地方。”
“哪裡?不會是西城吧……那裡拆遷什麼的很麻煩,我覺得不合適。”
“不,是內市。”虞鶴認真道:“因為雲祿集如今越做越大,內市反而消減了許多——大部分商人在雲祿集旁邊有了倉庫和住處,誰還會來城裡呢?”
“內市?”虞璁愣了下,納悶道:“我怎麼沒聽說過內市在哪?”
原來這皇城之內,禁城之外,專門有一片市場。
按照《會典》裡的規矩,這裡每月初四都會開市一天,買賣之物相當豐富。如刀槍弓箭這樣的違禁品,也會公然在內市中陳列出來,以供人交易。
“每個月只開一天?”虞璁想了想道:“武器防具還是要管制,不過這個內市可以移到京郊去。”
這個時候,就要把經部尚書王守仁同志叫來了。
王陽明上次聽說徐階去乾清宮裡吃肥羊尾了,心裡癢癢的慌。
他這次一瞅見來叫自己的小廝不是趁著飯點來的,只微微嘆息了一聲,又抖擻了精神,快步去了乾清宮。
這人越活越年輕,無非是有盼頭。
楊一清也好,他也好,都盼著國家能一雪前恥,重回太平盛世。
雖然膝下的孩子還很小,但他的心思全都寄託在國家要事上,如今不僅腿腳利索了許多,連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康健了。
“王陽明來了,”虞璁笑道:“快坐,朕想問問你,這雲祿集的事情。”
待王守仁行禮坐定,大致聽了聽前因後果,又思忖了一番才開了口。
“這北平,地饒黍谷騾馬果瓜之利。不僅器具充棟,珍玩盈箱,甚至不乏崑玉、瓊珠、滇金、越翠。”王守仁頓了一下,解釋道:“因此,南北舟車並聚於此,遠方異域之人也雲集往來。”
雲祿集從中午開到晚上,地方寬敞庫房充裕,更大程度上刺激了京畿一帶的商業往來,如今的這裡已然規模更大一籌,光是稅收都非常可觀。
“臣以為,單雲祿集一處,已經不夠了。”王守仁示意他看向地圖,說話不緊不慢:“京畿一帶莊田已還,流民之禍也逐漸平息,眼下農務繁盛,更需要輸出和交易。”
“你是說,最好再設一處,將手工業和農桑業的東西分開來賣?”虞璁腦中有什麼豁然開朗,喜上眉梢道:“這雲祿集最後定址在西南,那便在東南也設個鏡面的如何?”
“雲祿集多虧趙大人的悉心看管,現在秩序井然,庫房的看管也不曾出過簍子。”王守仁想了一會兒,試探道:“陛下,臣以為,這經部人手不足,還需擴充職位才好。”
“嗯?”虞璁想了想,確實現在商業的發展速度相當的快,從前建立的經部已經忙不過來了——畢竟財政司那邊算稅收和定各種政策的,也就那麼幾個人。”
“這事兒就交給王大人了。”他琢磨道:“如果吏部那邊程式不好走,就直接寫了摺子遞給朕,當天估計就能批下來。”
王守仁應了一聲,又問道:“那東市命名為?”
“竹瑞集。”虞璁隨口道:“建館之事讓鶴奴那邊去知會趙璜,城牆也該再建一圈了。”
竹通足,足瑞勻祿,也算討個彩頭。
這京城的城區規劃建設,自己還不敢隨便定。
怎麼著也得看看人口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