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還是想知道,你為何要針對方從哲?高攀龍的東林黨我能理解,但是方從哲執政以來,也沒什麼壞名聲啊。”
朱威抿著嘴唇不說話了,張維賢笑道:“既然不願意說,那就不說。”
朱威搖搖頭:“對公爺,我自然是知無不言的,不過我不知道我說的公爺是否能夠理解。”
“哦?那……說來聽聽!”
朱威點頭:“公爺應該知道,徐光啟在數年前上《亟遣使臣監護朝鮮》,主張監察朝鮮的內政和外交,到朝鮮訓練朝鮮的軍隊,以便使朝鮮自強。從而讓女真能夠腹背受敵,以解大明之禍。”
張維賢點了點頭:“不錯,我記得這個,當時神宗皇帝也問過我的意見,我是支援的,可是後來不能成行,這中間確實有方從哲的緣故。”
朱威嘆了一口氣,感覺很無奈,朱威覺得方從哲這種腐儒,比貪官奸臣更加可惡。
因為他們務虛不務實,拿著書本上的東西高談闊論,可是真正的危機卻是看都不看。
徐光啟的《亟遣使臣監護朝鮮》在明廷掀起軒然大波,贊成與反對者各有人在。
因為這在主客觀上,都帶有把朝鮮變成傀儡政權的傾向。
以兵科給事中薛鳳翔等為代表的贊成派,與以閣老方從哲、兵部黃嘉善等為代表的反對派,圍繞“監護朝鮮”展開了鬥爭。
當時的朝鮮國王光海君,因為陸路不通,從海上派使者過來,與徐光啟的反對派聯手,使“監護朝鮮”之行擱淺。
不過當時的朝鮮,對大明的依賴很深,光海君的背明政策,在朝鮮王國內部招致了大量反對派。
而後“仁祖反正”將光海君的統治推翻。
仁祖在執政前期出兵助明,反對後金的傾向非常明顯。
皇太極藉著封鎖朝鮮,對朝鮮國內大明派系大加打擊,使仁祖漸成傀儡。朝鮮也被清朝脅迫走上對明作戰的道路。
曾經歷史的發展應驗了徐光啟的預言。皇太極效仿徐光啟的戰略,派英俄爾岱和鄭命壽監護朝鮮”,使得明明是宗主國的大明,在末期沒有任何外部助力不說,反而讓最忠心的小弟成了攻擊大明的馬前卒。
這一切的一切,其實與方從哲脫不開關係,朱威自覺的他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若是方從哲只是一個小官,甚至是一部尚書都無所謂。
但是作為內閣首輔,不以國家利益為先,這樣的首輔,萬萬不可留。
張維賢輕輕搖頭:“還是年輕人膽子大啊,若是我,我不會這樣做的。”
朱威苦笑:“這是最簡單的辦法了,公爺,你能調動暗衛,你應該知道大明東南沿海,還有呂宋等地,現在已經出現了西方軍艦,有些大明屬國,也被控制了。”
“現在遼東女真與西北韃靼已經不成威脅,我們未來的威脅在海上,咱們大明自那鄭和下西洋之後,就收攏海防了,倭寇之禍剛剛過去沒多久,可能又要有新的敵人。”
“我不知道我們能有多少時間準備,所以……我希望能夠越快越好。”
張維賢點頭:“這也是我想和你聊的,神宗皇帝在的時候,你讓暗衛去查海事,還要開海商,我就去查了查,呂榮已經有荷蘭人了,琉球那邊有西班牙人,暹羅、占城、蘇門答剌有葡萄牙人,上個月有訊息過來,說荷蘭人和英國人可能會有動作。”
朱威一愣:“英國人?英國人也過來了嗎?”
朱威記得明英戰爭發生於崇禎年間,是中國歷史上與英國的第一次交鋒,因世界格局變動,英國企圖藉助於長期壟斷對華貿易的葡萄牙人打入中國市場。
與此同時,葡萄牙人在遠東的商業霸權已經衰落,葡萄牙商船屢次遭到荷蘭艦隊的劫掠,損失慘重,也想聯合英國人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