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需要面對來自英、法等國的威脅,如今的“南洋三省”,已經成為了整個乾國的最前線。
因此,此地非同尋常。
自從收復了廣東、廣西、四川、江西、湖南之後,乾國的兵力已經超過了120萬。如果加上朝鮮國防軍25萬、蒙古軍10萬。
乾國的總兵力是155萬!
現在國內還在用兵的地方其實並不多。
僅僅包括:
其一,田見秀率10萬人馬在開拓黑龍江、西伯利亞。
其二,曹變蛟率15萬大軍在準噶爾作戰。
其三,李定國率10萬人馬在雲南、貴州與孫可望、李雙喜作戰。
其四,劉少傑10萬人馬在安南作戰。
加在一起也就55萬。
還有100萬大軍在國內閒著,充當地方守備軍。
這其實是有些浪費。因為地方守備除了正規軍之外,還有類似於後世警察的衙役和捕快。
考慮到“南洋三省”的特殊性。王昊決定再抽調20萬人馬過來,將“黑炭軍”也擴充到5萬。使“南洋三省”的常駐軍隊達到30萬人。
然後,再將這30萬軍隊。
全部訓練成海軍陸戰隊!
為即將到來的征伐印度、波斯、澳洲和遠征歐洲做準備。
……
除了軍隊,還有戰馬。
印度、波斯,以及歐洲,都是平原較多的地區,這種地區其實很適合騎兵衝鋒。
但是,南洋沒什麼戰馬。
而且,這些地方也不太適合長期養馬,但是,短期的為了戰爭而養馬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王昊打算在一年之內,運輸至少……10萬匹戰馬……去南洋。
並且,還要讓30萬南洋駐軍人人學會騎馬。不要求人人都會騎兵作戰,但是,得學會最基本的……騎馬行軍。
這樣就可以提高軍隊的機動能力。
其中至少5萬人馬要訓練成騎兵,到時候,再給他們每人配一把彎刀,一把騎槍……
……
所以,這個運輸量就有點大。
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大。
是再多的船也不夠用!
……
因此,王昊不得不對郭紹振的第一艦隊進行調整。
現在的第一艦隊,經過大員之戰、馬尼拉兩次海戰、巴達維亞之戰,已經從剛出發時的1000多艘戰船,增加到了1600多艘。
王昊下令將這1600多艘戰艦分成三個分艦隊。
分別是:
第一分艦隊400艘戰船駐守巴達維亞。
第二分艦隊200艘戰艦駐守馬尼拉。
第三分艦隊1000多艘戰艦,全部用來跑運輸。使之來往於華夏本土大陸和南洋省之間,運送軍隊、百姓、糧食、戰馬、物資等等。
回大陸時,將抓到為那些“有罪”的土著青壯送回本土大陸;然後,再將戰馬、軍隊、百姓及各種戰略物資運住南洋省。
運輸的地點也得調整!
儘可能讓那些軍隊、百姓、戰馬等等,走陸路到廣東或廣西。然後,再從廣東、廣西運往南洋三省,海上運輸的壓力就要小很多。
……
統兵將領方面。
除了已經調到巴達維亞的韋何、賀人龍之外,王昊還計劃將一部分原大順軍降將也抽調過來。
包括:姜鑲、劉體純、谷可成、劉希堯等人。
這些人打打殺殺慣了,而且,還曾經參與過追贓助餉,分田分地,殺讀書人等等運動。
又都沒什麼文化。甚至還有過貪贓枉法,強取豪奪的劣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