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婉......蔣小婉......" 陽晨喃喃自語著,突然間猶如大夢初醒般回過神來。
緊接著,他毫不猶豫地將肖若雪獨自傳喚至自己的書房,並開門見山地質詢對方是否知曉蔣小婉,以及她是否同樣來自另一個時空或世界等等。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肖若雪面對這一連串奇怪而又莫名其妙的發問完全摸不著頭腦,最後甚至被嚇得嚎啕大哭起來!
面對如此情形,陽晨也束手無策,最終只能就此罷休,不敢再追問下去了。
……
接下來,除了日常向太子及諸位皇子傳道授業解惑外,陽晨開始頻繁與皇上接觸,並試圖改變其固有觀念。他苦口婆心地勸說皇上務必成為一名有抱負、有作為的明君,同時將現代社會中的各種前沿文化以及卓越的治國理政理念逐一詳細地講解給皇上聽。
桓帝初聞此論時頓感新奇,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卻又迅速予以駁斥!在他看來,陽晨所言盡皆虛幻無實之物,於現世而言絕無實現之可能。畢竟在這位皇帝眼中,整個王朝乃至古往今來各朝各代之所以能夠維繫統治秩序,全然依賴於血脈相承。
若果真依陽晨之言行事,倡導人人生而平等,廢棄分封世襲制度,轉而廣納天下賢才,即便自身可以勉強認同,然而朝中諸多大臣以及各地封疆大吏恐怕亦難以接受!自大夏建國伊始,沿襲至今者唯有世襲制度,子繼父業早已被視為理所當然之事。
大夏王朝已歷經百年,如今雖然各類社會矛盾層出不窮,但大夏的基業還是穩固的,誰也不敢隨隨便便就去改變祖制。畢竟稍有不慎,恐將撼動朝廷苦心經營長達百年的根基偉業,這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然而,桓帝聽聞陽晨所言次數愈發增多,內心竟也開始泛起漣漪!不過,即便陽晨所言有其道理,他終究還是不敢冒險一試。
接著,陽晨當面向聖上詳析當下諸般局勢。見聖上仍有疑慮,陽晨即刻憶起穿越之前上學時在史籍中所讀“推恩令”,遂建議桓帝將各諸侯國封地均分予諸王子,使其皆能受惠,不出十代,諸侯王子孫皆將淪為平民!
聞此,桓帝大驚!陽晨趕忙呈報聖上:如今天下諸侯皆擁兵自重、實力強勁,若不早日妥善處置,必釀大禍!而“推恩令”恰是良藥,既可有效削弱諸侯勢力,又能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聖上聞罷此言,深感陽晨所言極是,只是心中仍舊不免擔憂若真推行此“推恩令”是否會招致各路諸侯的強烈不滿,甚至引發他們公然反叛?面對聖上的顧慮,陽晨當即表態道:只要聖上能夠下定決心排除萬難,自己甘願全力襄助聖上精心謀劃並擬定出詳實可行的具體實施方略來,並一定能確保推恩令的順利推行。
接下來,經過在朝堂上一番唇槍舌戰之後,皇上終於被陽晨那三寸不爛之舌所打動,並下定決心採納他的建議,正式推行推恩令。
領命後,陽晨便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緊張有序的籌備工作中,他積極主動同諸位大臣協商研討,並擬定出執行該政策所需的具體實施步驟。
這下,一場左右大夏王朝未來走向、改天換地的巨大變革,便呼之欲出。
沒想到,就在推恩令剛剛頒佈之際,整個龐大的帝國瞬間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率先跳出來公開叫板的便是吳王,此人動作神速無比,立刻與各地封疆大吏取得聯絡,糾集起各路諸侯,公然向朝廷發起挑釁,怒斥朝廷內部有妖邪作祟以及奸臣陽晨當道,並打出“清除君王身邊奸佞”這樣一個冠冕堂皇的旗號,並迅速調遣六十萬大軍揮師北上,如疾風驟雨般朝著京城火速挺進。
這位吳王身份非同小可,乃是桓帝血緣至親的叔父,其所受封賞的封地恰好位於舉國最為富饒肥沃的江南一帶。
獲此訊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