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樂文小說網>遊戲競技>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下載> 第四百八十九章 羅馬雅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九章 羅馬雅樂 (1 / 4)

“噔噔噔,噔噔噔噔……”

城西的一座普通住宅裡,傳出了樂器演奏的聲音。

一段彈奏之後,李玄英從鍵盤上收回手,搖搖頭:“這聲音有點怪啊。是不是風格不對,總感覺不太適合。羅先生你覺得呢?”

“我也覺得不太行。這東西怕是不能當軍樂。”對面,一個花白鬍子的老者,放下茶水,說道:“古人把軍樂叫做‘鼓吹’,這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按老夫的經驗,公子還是關注那些樂器比較好。”

“而且,不同地方的樂器,都有不同的特色。別說在這種地方,就算中原,各地的樂器都有所不同,久而久之都產生了固定印象了。據說,當年有人告訴蘇東坡,說柳永的詞,適合十七八歲少女,拿著江南那種打節拍的紅木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蘇東坡自己的詞,就得找關西大漢,拿著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他說關西大漢拿著銅琵琶,卻不說江南大漢拿著銅琵琶。你看,這裡就是文化上的印象。”

“羅馬的音樂,與中原和南洋都不同,給我一種西域風格的感覺。”他想了想,說道:“老夫對音樂其實也不擅長,就是走南闖北的時候接觸過一些。這種應該怎麼表達,也說不太清楚。”

“您太謙虛了。這個其實不難了解。不是羅馬音樂有西域風格,而是現在的西域音樂和羅馬音樂,都有波斯風格。”李玄英告訴他:“因為從希臘到西域,東西兩個方向,都一直受到波斯文化的很大影響。”

“您剛才說的琵琶,就是波斯人發明的。所以唐朝的時候,很多著名樂師都是胡人。箜篌也是這樣的來歷。至於軍樂——嗩吶這種樂器,應該也是波斯來的。我甚至聽人說,箏和琴瑟之類,相互之間沒有直接聯絡。早期的箏直接出現在秦地,也是因為它其實是從西邊傳來,後來被秦人改造,才成了現在這樣子。”

“至於二胡這種,看名字就知道來歷了。不止音樂,包括舞蹈、衣著這些,很多都是如此。直到現在,繪畫、舞蹈乃至日常中出現的女性服飾,也有很多都是波斯人設計的。比如那種表現輕盈感的飄帶,還有頭上掛的紗巾,都是此類。很多我們覺得是中原古風的藝術要素,嚴格說來都是波斯人發明的。他們對中原的影響都這麼大,更何況臨近的羅馬。”

“原來是這樣。”羅先生點點頭,看起來頗有些收穫:“之前我還以為,這些樂器舞蹈,就是草原上的胡人自己發明的呢。”

“草原上生活條件很糟糕。那些胡人,大部分都很窮困,只能為了生存掙扎。在那邊,沒有多少人,能抽出閒心思從事藝術創作。他們只是離波斯更近,先一步搞到了人家的東西,然後帶過來就是了。”李玄英回答。

“看來中原周圍的胡人,也只是打打殺殺比較在行,不如波斯人能歌善舞啊。”羅先生一幅開了眼界的樣子:“不過這麼說的話,老夫從南洋一路過來,也是發現,在天竺東西兩邊,也有這種現象。可能和波斯人一樣,他們也是個藝術創作的中心吧。”

“對。而且我聽郭康兄弟說,天竺人和波斯人,其實是一種人。”李玄英也告訴他:“我感覺這說法有點道理。他們就是您說的那種……特別能歌善舞,擅長從事藝術和宗教的人吧。”

“還有些物品的引進和改進,也是他們經手的。比如那種高後跟的鞋子,在歐洲也有,不過是男人穿的。但天竺人和波斯人就把這東西給女人穿。然後這方法又傳到了我們這裡,成了現在的樣子。”

“一直到我們這會兒,都還是這樣。您看劇團裡那些服裝和道具就知道了,連我們這邊的歌舞服裝,都逐漸波斯化了,早不是當年古典時代那個樣子了。沒辦法,大家都喜歡看波斯風格的舞女跳舞……”

“這麼說,老夫還真的需要多琢磨一下。”羅先生若有所思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