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樂文小說網>遊戲競技>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下載> 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師太菜導致文化轉型失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師太菜導致文化轉型失敗 (2 / 2)

而且,“不會”的還不止這一方面。歐洲的地方性口語書寫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和政治、和國家構建緊密掛鉤。在歐洲各國的敘事裡,近代啟蒙的過程,就是古典和中世紀帝國紛紛瓦解的過程。隨著舊帝國的紛紛崩潰,曾經的通用語也隨之死亡。新興的國家則以本地口語為基礎,構建出一套語言文字,作為民族國家的基礎之一。

而在後世學者看來,胡適就沒理解這種口語書寫的實際意義。他的理論也很生拉硬套,因為他著眼的,始終是書寫,而不是發音方面,這不但不是民族國家模式的一部分,反而正好是他激烈抨擊的那種“帝國傳統”。

硬類比的話,就是好不容易在歐洲各國廢除了拉丁文,結果開始在各國普及法語了。啟蒙之前,大家就說通用語;啟蒙之後,大家說另一種格式的通用語。鬧了一大圈,還是沒能建立各地獨立的書寫體系,那這不白啟蒙了麼?

這個問題,當時也有人指出過,然而胡適半懂不懂,沒有做出實質性的舉措。一直到50年代初,他才反應過來……

同樣,胡適等人當時認為,白話文與漢字拼音化是並不矛盾的,有個先後關係,所以二者都得到了他們的鼓吹。但從歐洲的經驗看,如果推廣了白話文,讓口語和書寫更加接近,實際上就擠佔了拼音化的生態位。

再加上,法國已經證明,近現代國家已經具有統一口語的能力,這種白話和相應口語,自然就會把地方性書寫給取代掉了。這兩個觀點一起提,不是互相矛盾麼?

對於這個問題,民國大師們同樣沒有提出過任何可行的方案。而最後實現的,是白話文和對應的標準口語快速擴張,斷絕了其他路線的可能性,連羅馬化拼音也淪為了輔助工具。以至於直到百年後,歐洲人還是認為塞里斯更多地繼承了古代帝國的遺產,而不是像巴爾幹地區那樣,成為標準的民族國家。

按理說,這些人很多都有留洋經歷,但不知道最後學到了些什麼……

所以只能說,有時候路徑的選擇可能很簡單,只要大師們足夠菜就能實現了。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讓人哭笑不得,上哪講理去……

(本章完)

喜歡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請大家收藏:()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