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樂文小說網>遊戲競技>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下載> 第三百四十八章 羅慕路斯也是韓國人麼?(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八章 羅慕路斯也是韓國人麼?(上) (2 / 2)

一旦出事,立刻刀光劍影。

這種特點,也沒法拿單純的“好”、“壞”來判斷。因為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很多時候沒法定義“先進”“落後”,只能用“適應”來衡量。既然其他方式適應不了黃河,那就只能這樣了……

而中原的政治哲學,也都在體現著這兩個方面。

比如最典型的儒學,其實有兩部分。就像孔子強調社會關係時,總是成對說一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關係也是共同存在的。

一方面,理論中主張,所有人平時都要遵守規則,在禮制的約束下活動;另一方面,它也不斷強調,能力不合乎要求的人要趕緊離開掌權的位子。

在孔子的時代,這種表達還比較溫和,只限於對大小貴族的要求,對於社會頂層和底層沒有涉及。

到孟子的時候,隨著“士”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對普通人也有了要求;而對應地,能力考核的範圍也擴大到了君主,產生了“誅一夫”的理論,要求用暴烈的方式淘汰不合格的統治者。

後世統治者當然只想要其中一方面。這一點從傳世典籍的流變裡,能夠直接看出來。

後世人曾經發掘出了戰國時代楚國的儒家簡牘,與《大戴禮記·曾子立孝》的相同段落進行對比。結果發現,簡牘裡說的是“君子之立孝,愛是用”,而傳世文獻裡則成了“忠之用”。孝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也是若干禮制的基礎,結果把基本定義都給改了。

後面的文字裡,簡牘中列舉了對於君、臣、父、子、兄、弟六個方面的要求,但傳世文獻裡,對於君、父、兄的義務都被刪掉,只剩下三個了。類似地,簡牘裡“孝而不諫,不成孝”這樣的,整句都不見了。

但問題是,中原的哲學非常注重實用,並不是憑空架構的神學體系。這些理論是對於客觀現實的描述,把它們刪了,也不代表需求會跟著消失。古人嘲諷說:“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這種行為,最後也沒能讓任何一個王朝哪怕晚滅亡一些……

(本章完)

喜歡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請大家收藏:()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