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著,外面有人快步跑了過來,停在堂前。常千戶打了個手勢,他就大步走了進來,附在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又打起來了。”常千戶聽完,立刻回頭對道衍和尚說。
“情況如何?”道衍和尚也不在說大道理,追問道。
來者看了看常千戶,後者點點頭,於是他又拱拱手,簡潔地說:“郭家的人打到了王家一處私宅門口去了。王氏有了準備,集結了不少人,把他們後續的隊伍衝散,核心的那些人被圍起來了。”
“那他這排兵佈陣的水平,好像也不怎麼樣?”道衍和尚不客氣地說:“這麼說來,我也見過他幾回。雖然不算多熟悉,但確實沒見過他說些兵法什麼的。我有意打聽,他也只說些外交、戰略方面的大道理,沒見說過具體的戰陣之事。”
“按理說,他家是將門,應該不缺少這方面的教育。不知道這是沒興趣,還是大家關係不夠親近,懶得和我說。”他想了想,推測道。
“這也看不出來什麼吧。”常千戶倒是不以為然:“紙上談兵能談出什麼來?”
“起碼能看出點基本水平。”道衍和尚說:“我當然知道那個典故了。但哪怕把趙括扔到這邊,估計也沒幾個能打過他的。這就已經夠了啊。”
“呃……”常千戶一時無言以對。
他看起來還是有點不確定,估計是懷疑道衍和尚自己是不是知兵。但情況緊急,就沒有多試探。
“那邊盯梢的校尉說,是那位郭公子的手下,素質太差了。”來回報的探子說:“他帶的人其實不多,甚至沒幾個郭氏的家丁。我們聽周圍的人說,他本來是例行執行公務,去抓犯人的,誰知道事情鬧大了。所以,就臨時召集了一批市民,分發武器,去強攻豪強的窩點了。”
“那……這麼看,反而還行?”道衍和尚有些意外:“這地方的貧民區,我也去考察過,那地方的人基本上是渾渾噩噩的狀態。當年也就只有韓信能驅市人為戰。他們這邊的居民,受訓程度遠不如秦朝時的市人。能把他們當士兵用,確實是有點水平的。”
“現在的情況怎麼樣?那人還是吳世子的朋友呢。”常千戶問:“其他人有什麼動向麼?”
“沒有,兩邊僵持起來了。”探子說:“郭氏帶的人很頑強,而且外面的人也在不斷去增援,所以誰也打不過誰。”
“現在是誰在組織救援啊?”道衍和尚問。
“目前能救援他們的人,都還在組織,沒趕到呢。而且那些人,數量也不會太多。”探子說:“現在也沒人組織,就是之前被打散的人,在試圖和他們聯絡上。”
“我們都沒法統計有多少股人,因為整片區域現在全是散兵遊勇。那些人本來就不是正規軍隊,是這個郭康臨時從羅斯人聚居區拉的人。大隊人馬被衝散之後,這些人就跑得到處都是,時不時有人聚集起來,試圖打回去。哪怕再被打散,也有其他人跑來湊一起。所以我估計,只要戰鬥沒結束,他們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散去的。”
“那確實是我小瞧他了啊。”道衍和尚點點頭,說道。
“太尉和丞相兩家打起來,也是夠新鮮的。”常千戶在一旁吐槽道:“我都不知道參考什麼經驗來處理了,居然能搞出這種事情來……”
“太尉那邊還沒反應過來,丞相家留守的人已經全部出動了,而且還在拉更多的人,讓大家參與平亂。”探子繼續彙報道:“現在禮部那個史氏的人,已經參與進來了,我們還看到他們往附近李家的住宅那邊派人,讓人出來幫忙。連周圍的幾處倉庫,也被他們搶佔,說是要臨時徵用裡面的物資。估計繼續發展的話,捲進去的人也不少。”
“我們是以商隊形式來這邊經營的,那邊也有一處倉庫,裡頭還有些備用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