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當面否定了,只表示目前英國的情緒難以做到這一點。
羅素說,“當前歐洲大陸自維也納會議和平了幾十年後重燃戰火,歐洲的和平發展受到嚴重衝擊,英國和荷蘭都不願在歐洲發生戰爭,英國希望荷蘭能夠理解的英國國民的情緒,英國也希望荷蘭能夠對法國參與英緬戰爭進行制止。”
海斯貝特.馮和羅素看似毫無章法的對話,卻是讓彼此知道對方立場和底線,為英國和荷蘭接下來的談判攤開了協議或者聯合公報上內容尋找共同點。
英國上個月揮軍入上緬甸後,在遠東擁有龐大領土且鄰近那裡的荷蘭就一直擔心戰爭的擴散,海斯貝特.馮會面時強調,緬甸危機呈現出長期化、複雜化的趨勢,這是荷蘭包括英國人在內的世人所不願看到的。
羅素對此不否認也不認可。
.......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王宮內。
“兩人的會面看似英國外交大臣羅素為英國加入海牙國際法庭組織而來,實則,英國這是在對歐洲各國宣告英國將會對法國的一種全歐式的“控告”。
顯然,英國這是在對法國國際形象的一種打壓、破壞。原本英國對上緬甸的入侵失去了道德,現在確實硬把法國拉進來成為背黑鍋的物件。
而法國似乎毫無還手之力,可見,拿破崙三世和法國政府的外交是多麼的差勁。”
威廉四世在聽完海斯貝特.馮細無鉅細的彙報了兩人會面的過程後,向托爾貝克嘲諷道:“英國果然滑不溜秋”
托爾貝克也十分驚歎英國的大手筆,道:“英國政府和維多利亞女王陛下現在是不得不這麼做,甚至為了把法國做實英國戰爭失敗的罪魁禍首,不只是迪斯雷利首相大內宣,還讓羅素外交大臣大外宣,維多利亞女王這招可謂是令人驚豔啊,這兩人不同的黨派,一起出動就讓兩黨都必須出力處理,而自己隱藏在其後,最後有沒有效果自己都已經保全起來了,顯然迪斯累利和羅素都知道女王的想法”
威廉四世點頭道:“但兩人還是得乖乖的遵守,不是嗎?”
點頭認同後,托爾貝克轉而問道:“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陛下,普魯士的野心如此大,我們這麼幫助普魯士,會不會對荷蘭來說太危險了?”
雖然一切都在隨著威廉四世的算計前進,可是越是知道普魯士實力的托爾貝克,就對普魯士越使警惕和擔憂。
怪只怪,普魯士這幾年戰爭表現出了戰力太驚人了。
“1866年的普魯士和同為德意志邦聯老-大-哥奧地利帝國發生的七星期戰爭,普魯士以快而驚人的勝利攪動了整個歐洲的均勢,特別是它吞併了德意志邦聯其他成員(奧地利被踢外)更是讓人無法對普魯士再生輕視。
早先,法蘭西帝國的拿破崙三世有支配歐洲大陸之勢:當時雖然法蘭西第二帝國內部並不鞏固,然而憑著法軍在克里米亞戰爭和奧地利帝國同義大利、法國戰爭中不斷獲得軍事勝利平息不少內部矛盾,拿破崙三世也拉攏了一定的民心。”
威廉四世道:“拿破崙三世便竭力想要恢復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歐陸霸權,然而他也不想想,法蘭西面對的對手已經不不同了。各國都在崛起,不說我們荷蘭,就算我們東部強大的鄰居普魯士,此時普魯士的俾斯麥宰相正在籌劃下,已經使得自己在德意志邦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現在融合和其他各國的普魯士更是日甚一日,拿破崙三世這時候已經被斬斷了霸權的最重要的東進之路,除非他能夠征服普魯士,要不然只能夠被鎖在西歐”
他更深層地指出,“普魯士剛吞併其他國家那前幾年並不穩定,那時候拿破崙三世已經面臨最後的機會了,可是他眼高手低,白白浪費了這麼一個機會從手中溜走。準確的講,1866年普奧戰爭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