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月1日,正當英國由於外貿環境惡化,使得英國國內出現14%的失業率,進而產生經濟危機,財政部不得不發國債維持增幅運作,而其他財政支出被迫緊縮。
其中就有教育部教育津貼和學生暫時停止實行免費六年教育。
這使得執政的輝格黨面臨前所未有的執政壓力,在野黨開始挑撥民間反輝格黨執政的之際。德意志帝國卻在此時加快安撫國內,並且宣佈成為歐洲繼1870年荷蘭之後第二個宣佈,宣佈實行涵蓋初等中學三年教育在內的九年免費義務教育。
英德的對比,讓人看到兩個國家實力是如此的接近。
作為僅次於荷蘭的全球第二經濟強國,英國終於感受到了來自於德意志帝國這個老三的競爭壓力。
兩國對教育政策的變動,讓輝格黨在英國從民間到教育界文學界都迎來了罵聲。
英國託利黨甚至直接要求輝格黨不會讓英國的優勢被德國蠶食了。
不過輝格黨的表態時,暫停並不表示永遠暫停,只不過是只是停止一個學年而已。
不過民間和託利黨並不買賬,紛紛上街表達對這個政策的不滿,進而又在英國各地舉行抗-議示-威。
英國經濟危機加上民間反政府的亂局,更是讓荷蘭人感受到了荷蘭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的好處,同時也對荷蘭遠離歐洲在遠東安靜崛起的難能可貴。
不過,這世界真的只有英德兩國嗎?
自然不會。這世界每天都在發生不同的事情,但能夠吸引人矚目的,幾乎都是國際性事件。
特別是隨著荷蘭在全球佈局媒體報紙業,就算是邊緣小國,就算是在自己國家,都會得到來自遙遠國家的許多資訊,當然,這是經過荷蘭報業集團過濾過的。
但是這個時代的普通人哪裡會注意這些,就算是該國的高層,也會選擇性的閱讀的,俺不會全盤否認,於是,就像運動的清國和高麗等國家,目前荷蘭報紙如漢化版的《澳大利亞日報》、《歐洲時報》、《悉尼金融報》等,都在這些國家賣得火熱,甚至清國為了讓政府部門懂的國門外發生的大事,緊緊抓住國外出現的機遇,該政府每年使用超過2萬兩白銀,在幫助各縣級別以上的衙門購買這些報紙來供他們閱讀,這是李-鴻-章這個繼位總-理衙門大-臣後,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
按照他的說法,沒有跟歐美對接的大腦,怎麼學得到對方的先進技術。
於是甚至,在一些縣衙,不少學生都讀到了這些外國強國漢化報紙。
對外面的世界,更是充滿了期待。
比如以往被他們視為霸主的英國,就在1881年9月1日發生經濟危機,全國鬧哄哄事情,就打消了不少清國人畏懼對方的心理,而而德意志帝國進行九年義務免費教育,則是讓整個清國的學生感到了羨慕。
特別是當報道11年前,當時的荷蘭在1870年就是實行德國現在採頒佈的教育法令的時候,秦國上下對荷蘭的發達和先進終於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也對清國南邊那個1871年才遷都過來的龐然大物起到了敬重加敬畏的心理。
同時,也對一向以全球霸主自居的英國更是看低了幾分。
畢竟現在經濟總量比不過荷蘭,人均收入比不過荷蘭,免費教育程度比不過荷蘭,工業科技大多數比不過荷蘭,安全環境比不過荷蘭,全球盟友數量比不過荷蘭,就業率更是不能夠跟荷蘭相比。
面對這樣和以往想想不同的英國,荷蘭的地位取代了英國,被他們拔到了老高。
再加上荷蘭的這些報紙,往往會引用當地專家教授等有名望之人的論點,使得這個論點更加的容易取得他人讀眾信任,於是,荷蘭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入各國讀者腦中了。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