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戰略收縮,奧斯曼帝國、希臘、義大利等地區大小國家自主性逐漸增加,面對英俄法等強國日益自信,中東和東歐的地緣政治格局呈現新的變化,局勢表面一片平靜,實則波譎雲詭。
在1853年開始的克里米亞戰爭時代,巴爾幹半島曾是英法奧斯曼和沙俄帝國兩大集團角逐的焦點地區,隨著沙俄帝國失敗後,英國和法國兩家獨大,一度和中立的奧地利帝國一起主導著中東和東歐其他國家事務。但是在梅特涅死了之後,奧地利帝國開始被0普魯士超越,兩國在德意志邦聯內部差點打起來,最後又分別佔據德意志邦聯南北,到前幾年普魯士透過統一了初奧地利之外的德意志邦聯,這嚴重的衝擊東歐和中東局勢,加之英國逐漸在北美吃敗仗和南非吃敗仗,讓英國形象受損,威嚴掃地,使得英國戰略轉移到了跟荷蘭和法普等上面進行較量。中東逐漸成為分量變輕了。
前兩年的沙俄和奧斯曼帝國戰爭後,英國迫於無奈參戰,但是無心戀戰的英國被沙俄帝國打得慘敗,英國再次掉分,這次就連奧斯曼帝國也生了異心,不再完全依賴英國。
惟時局補變,迪斯雷利代表的英國政府的無力應對現在的格局,英國曆次展現的能力,都領英國國力的衰弱暴-露無遺,近東和歐洲各國也不在為英國馬首是瞻。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英國多次的外交出訪中,在歐洲各國行程,彷彿出了錯般,因而屢屢踢到鐵板,例如在北美那邊,它既不願意支援米利堅聯邦國對南方的主權,但又不願意承認南方聯盟國的地位,結果他還沒有回到倫敦,兩國就都發布了不滿迪斯雷利首相的形成安排,甚至還因此在當地人引起了反感英國政府示威和抗議。
迪斯雷利一路渲染荷蘭在北美的威脅,力圖打造針對荷蘭裔下臺的計劃,可是遭到了了米利堅聯邦國內部更加的反英影響力,最後安德魯約翰遜繼續成為美國的總統,而英國卻是成為替罪羊,同時也遭到了米利堅聯邦國各方冷待。甚至不少米國家族都宣佈不做英國人的生意。
英國極力拉攏歐洲義大利來維護在地中海的影響力,卻遭到了伊曼紐爾二世公開潑冷水,表明無意與英國一道成為制衡歐陸大國的英國棋子。
英國力促葡萄牙制衡荷蘭在南美洲的影響,但是路易斯一世經過在非洲被荷蘭打敗後,目前顯然難以對荷蘭產生直接行動,顯然是在低調做人。
英國強力建議建立海上強國聯盟,但是各國對於英國作為主導力量不滿,認為英國不應該獨大,所以不願意支援,最終參與了荷蘭建立的太平洋夥伴關係組織,而是英國的提倡。
英國意圖趁著西班牙跟法國關係鬧僵之際拉攏西班牙,可是沒想到西班牙更加願意和荷蘭在一起,甚至最近還一起進行所謂荷蘭眾議長訪問西班牙並支援西班牙對直布羅陀主權的做法,反倒是已發了英國和荷蘭甚至西班牙國民的互相厭惡,算是英國政府的奇差一招吧。
總之,按照的說法,目前英國形象太差了,引發了輿論惡評如潮。”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和毛奇靜靜的聽著俾斯麥的分析,隨著聽著越來越深入的瞭解俾斯麥的想法,兩人都感覺到,自己的心的跳動越來越快。
英國的衰退,就代表著是其他國家的機會來臨,法蘭西帝國目前已經被拖在遠東,無力在歐陸再次發起大戰,而且各國對法蘭西的好感幾乎降到了零以下,
這方面,普魯士至少還好些,畢竟比起沙俄帝國的公然入侵,普魯士在德意志邦聯屬於內部事務。
這時候英國影響力下降,對不少國家來說就是晉升的機會,普魯士能不能夠晉升呢?
想想都讓兩人全身發抖。眼光中充滿了期待。
俾斯麥也看到這個熟悉的目光,對此他並不陌生,他自身都是這樣。
“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