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2章 沛縣 (1 / 2)

公元前257年蕭何出生,沛縣豐邑(今江蘇豐縣)人。

小時候的蕭何就展現出了成熟和勤奮好學的特質,他不僅孝順父母還勤儉持家,經常讀書到深夜。

少年時期,蕭何當上了沛縣主吏,因他品行兼優、樂善好施且性格隨和,結識了很多朋友,其中就包括劉邦。

蕭何認為劉邦氣宇軒昂,定有大富大貴之相,經常利用職權幫助劉邦,不久兩人便成為了莫逆之交。

……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一呼,揭開了反抗暴秦的序幕。這股洶湧的浪潮迅速席捲了整個華夏大地,各地民眾紛紛響應,沛縣也未能置身事外。

沛縣縣令,一個在秦朝統治下謹小慎微的官員,此時也感受到了時代的劇變。

他在縣衙中來回踱步,心中焦慮不安。一方面,他深知秦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若不順應潮流,恐怕自身難保;另一方面,他又擔心響應起義會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

就在縣令猶豫不決之時,蕭何與曹參一同前來求見。

“縣令大人,如今陳勝、吳廣起義已成燎原之勢,天下大亂,沛縣不可獨善其身啊。”蕭何率先開口說道。

縣令停下腳步,眉頭緊皺,說道:“我又何嘗不知,但這起義之事風險極大,一旦失敗,便是滅族之禍。”

曹參緊接著說道:“大人,如今形勢緊迫,若不有所行動,待其他郡縣先舉義旗,沛縣必將陷入被動。”

蕭何點了點頭,說道:“大人,我們可以召回劉邦。劉邦在沛縣素有威望,且為人豪爽,若能得他相助,定能增加成功的勝算。”

縣令思索片刻,說道:“劉邦?他如今流亡在外,能靠得住嗎?”

曹參說道:“大人,劉邦雖流亡在外,但他在沛縣的人脈極廣,眾多豪傑皆願追隨於他。而且他對秦朝也心懷不滿,定會全力響應起義。”

蕭何說道:“是啊,大人。劉邦為人仗義,若能召回他,必能帶領沛縣民眾共舉大義。”

縣令猶豫再三,終於說道:“好吧,那就召回劉邦。但此事一定要謹慎行事,切不可走漏風聲。”

蕭何與曹參相視一笑,說道:“大人放心,我們定會妥善安排。”

隨後,蕭何與曹參離開縣衙,開始著手準備召回劉邦的事宜。

“蕭何兄,你說劉邦會答應回來嗎?”曹參問道。

蕭何說道:“以我對劉邦的瞭解,他定會回來。他本就胸懷大志,如今有這樣的機會,他豈會錯過?”

“但願如此。”曹參說道。

不久,訊息傳到了劉邦那裡。

“兄弟們,沛縣縣令要召回我們,一起響應起義。”劉邦對身邊的人說道。

“大哥,這會不會是個陷阱?”一人問道。

劉邦沉思片刻,說道:“蕭何與曹參不會害我,我相信他們。”

“可是大哥,這風險太大了。”另一人說道。

劉邦目光堅定地說道:“如今暴秦無道,民不聊生。這是我們的機會,就算有風險,也要一試。”

於是,劉邦帶著眾人踏上了回沛縣的征程。

當劉邦帶著眾人滿心期待地朝著沛縣趕來時,沛縣縣令卻突然反悔了。

縣令在縣衙中驚慌失措地對下屬說道:“我怎能如此衝動,響應起義可是大逆不道之事。萬一失敗,我將萬劫不復。”

下屬們也都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蕭何和曹參得知了縣令反悔的訊息。

“這縣令怎麼如此反覆無常!”曹參氣憤地說道。

蕭何眉頭緊鎖,說道:“事不宜遲,我們必須趕緊離開縣衙,否則性命難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