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後裝線膛遂發槍,採用了……“轉栓+後膛裝填+線膛+整裝子彈”……的設計。
在換彈的時候,只要拉動“轉栓”,將“整顆子彈”放進槍膛裡去,就可以進行第二次擊發了。
因此,不論是站著、蹲著、俯臥、仰臥、側臥,都是可以換彈藥的。
使用的子彈,是紙殼橡果形鉛彈。
射速8~10發\/分鐘,最大射程350米,有效射程300米。
所以,在相距300多米時,韓奎就下令開槍了。沒有采用幾段射,直接就是“自由射擊”。
這種後裝線膛式燧發槍,由於其射速較快,在對付這種騎兵的密集衝鋒時,“自由射”往往比分段射的效果更好。
除此之外,現在採用的這種紙殼橡果形子彈的殺傷力,無疑比之前的火槍所採用的那種散裝鐵砂或球形子彈威力更大。對敵軍的戰馬或騎兵造成的傷害,也要大很多。
兩千支後裝線膛燧發槍一齊開火,密集的鉛彈如同暴雨一般傾瀉而下,在建奴騎兵的前鋒隊伍中掀起了一片腥風血雨。
每一支燧發槍都像是一顆燃燒著怒火的星辰,此起彼伏的槍聲匯聚成一曲死亡的交響樂,讓敵人在恐懼和絕望中顫抖!
正在衝鋒中的建奴騎兵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打得措手不及,他們驚恐地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片槍林彈雨之中。鉛彈無情地撕裂了他們的肉體,鮮血四濺,染紅了大地。許多建奴騎兵連人帶馬一同倒下,有的人甚至被直接打成了篩子。
戰場上瀰漫著濃烈的硝煙味和血腥味,建奴騎兵的前鋒被打得人仰馬翻,哀聲一片。
不過,萬馬奔騰的氣勢也確實驚人!
前面的戰馬倒下了,後面的成千上萬的戰馬依舊在往前衝,沒有人敢停下來,只要一停下來,就可能會被後面的戰馬撞倒,踩為肉泥。
因此,建奴騎兵的前鋒雖然傷亡慘重,但距離仍在不斷拉近。
不過,當建奴的騎兵進入百米之內時,韓奎的那三千名手持後裝滑膛燧發槍的火槍手也開槍了。
這三千名將士,用的是站立式三段射。
線膛槍學自由射,與滑膛槍的三段射結合。
沒有騎兵可以衝進50米之內!
戰場的鋒線段,從距離北方軍300米到50米之間的土地上,馬屍和人屍累累堆疊,血流成河。
在這種沉重打擊下。
原本還是極速狂飆的建奴騎兵,其衝鋒速度也慢了下來。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仍然前撲後繼地向北方軍的陣地衝鋒過來。
這些建奴騎兵是勇敢的。
他們都是滿族的八旗精兵!
其求戰意識和頑強程度都是非常高的,雖然死傷慘重,卻沒有一人退縮;雖然士氣受挫,他們依舊在捨生忘死地衝鋒。
他們眼神堅定,將身子緊緊地伏在戰馬背上。手中堅握鋒利的戰刀,無懼於呼嘯而來的彈雨。心中只有一個信念……衝上前去,將對面的敵人盡皆斬殺!
在這個年代裡,若論騎戰,沒有人比他們更強。
他們確實無愧於勇士的稱號!
然而,現實是很殘酷的。
對面北方軍的火力,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對方的射擊的……連續性……竟然能達到如此恐怖的程度。
“嗖嗖嗖嗖”的彈雨飛來。
幾乎沒有任何間歇的時刻。
終於,他們發現衝不動了。不是他們不想衝,更不是他們不敢衝!
而是前面這塊戰場上,已經被層層疊疊的馬屍和人屍給堆滿了。太多的屍體堆積在這裡,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不要說衝鋒,就是騎馬緩步向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