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樂文小說網>武俠修真>華夏群雄縱橫諸天萬界> 第191章 當代神農-袁隆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1章 當代神農-袁隆平 (2 / 2)

曾任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主任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湖南省科協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1953年,在西南農學院畢業的袁隆平,被分配到了偏僻的安江農校教書,他在那裡一待就是16年。

他在任教期間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眼看著不少百姓因為吃不上飯倒在了路上。

疾病、飢餓、傷痛、死亡……望著滿目瘡痍的景象,人們臉上的落寞,袁隆平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民以食為天。

兒時的田園夢,交織著已經遠去的戰火聲,袁隆平下定決心要從根源上解決大家餓肚子的問題,水稻成了他的研究物件。

他把所有的熱情與青春,都投入到了水稻的研究中。

1961年7月的一天,行走在稻田中的袁隆平發現了一株飽滿的特殊水稻。

之後的他,每天都蹲在田裡觀察,敏銳的他意識到這正是一株天然雜交水稻。

靈感開始在他的頭腦中閃現,如果可以人工培育雜交稻,那麼水稻必將大大增產。

深山教師袁隆平提出這一想法後,被許多人嘲笑這是對經典學術理論的背叛與顛覆,甚至被視為對基本遺傳學的無知。

在一片質疑聲中,袁隆平沒有放棄,他開始了艱辛而漫長的實踐之路。

他視水稻為自己的孩子,頭頂烈日天天下田。

只要水稻還在生長期,就必定每天觀察,就算眼睛剛做了手術、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針,他也從不缺席。

終於,在觀察了14萬多個稻穗後,他和團隊中的人找到了6株不育株。

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在《科學通報》上。

自此,他把自己的命運與糧食的命運緊緊連在了一起。

然而,因為一場暴雨,之前種下的稻苗都被人拔下來了。

甚至還有人惡意誹謗:“秧苗定是他害怕實驗不成功,自己拔的。”

很多人嘲笑他的堅持,袁隆平卻說:“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決不會退縮。”失敗和汙衊沒有將他擊敗,反而讓他變得愈發堅強。

1974年秋天,袁隆平終於育成了中國第一批強優勢組合“南優2號”,表現出很大的增產優勢。

普通水稻畝產只有200多公斤,而雜交稻畝產一般都超過500公斤。

袁隆平成功了,那年,他44歲。

為了研究水稻,他錯過了母親的彌留之際,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和妻子在一起的時光也寥寥無幾......

袁隆平用珍貴的青春歲月探索雜交水稻的大門。

他走過了生死邊緣,經歷了迷惘與傷痛,遭受過譏諷與惡意,他深知自己的痴心是對的。

1976年開始,全國推行雜交水稻。

到1998年,全國一半的稻田都在種雜交水稻。他被全世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憑藉著這顆寧靜而堅韌的心,袁隆平歷經暴風雨般的挫折和困境後,完成了自己多年來的願望,不讓人們捱餓。

他還給自己設立了三個任務,高產高產超高產,研發出海水稻和第三代雜交水稻,一秒都耽誤不得。

“我曾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長,籽粒像花生米一樣大,我和助手們一塊在稻田裡散步,在稻穗下面乘涼……我把這個夢稱為禾下乘涼夢。這是我的夢想,是我追求的目標。”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實驗田;

如果不在實驗田,就一定在去實驗田的路上。”

這是袁隆平說過的一句廣為流傳的話,這當然也是他真實的生活寫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