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又去哪裡呢?」
「西出光州,回長京。」
「那我們還能再見到舒某嗎?」
「誰又知道呢……」
道人不禁露出一些笑意。
天地之大,人又渺小,錯過好像是件常見的事——稍不留神,一點不小心,就會錯過。
不小心一錯過,再見就難了。
每個故人都應該是這樣。
運氣好的話,或許會在未來幾年中,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很不經意就遇見了,自然便是一番驚喜。
運氣不好的話,就再也見不到了。
div class="ntentadv"center
/center
緣分的美妙,也來自於它的不可捉摸。
好在宋遊是個假道士。
道士有自己的道觀。
道士能動,道觀不能。
也可能會在十幾年後,道人遊歷天下結束,回到道觀,某一天會有人來敲門,一開啟門,便是一張熟悉又有了改變的面容,對他行禮,說是哪年哪年遇到過的故人,當年一別之後,再也沒能相見,算著他回道觀的時候,記著道觀的地址,趁著心中還在掛念,趁著還走得動,或是趁著因為什麼事要來逸州一趟,於是前來拜訪。
那時道人一定會開門迎接。
伏龍觀雖代代相傳,卻也代代不同,像是多行道人那樣在獨處中衰老,不見故人,不是宋遊想做的事。
……
劍客除完虎妖,確實沒有進城,也沒有在金河縣多耽擱,而是帶傷火速折回。
除了傷勢,也有別的原因。
一來門派草創之初,十分忙碌,自己作為掌門,實在不該離開太久。
二來及硯縣的蝗災還未平定,當初也確實先去了及硯,不過很快便離去了,既是因為自己除不掉蝗災,也是想先來這邊,途徑州城,請有些交情的知州加大賑災力度,順便看看除了猛虎之後,自己能否再有感悟,說不定能對平定蝗災有些幫助。
三來根據江湖傳聞,召州寒州都有妖魔相繼被平,劍客知曉道人的路線,也知曉道人的遊歷速度和行事風格,覺得先生快要到光州了,先生到了後說不定會來拜訪自己,屆時自己不在山門的話,便會錯過,不管先生來不來,自己都該在門中等著才對。
於是拖著帶傷的身軀盡力往回趕。
至於金河縣剩下的野虎乃至虎妖,都沒有成氣候,當地官兵就能夠剿滅。
畢竟帶傷,便不可全速趕路了。
劍客還是先去了及硯縣,然而還沒走到及硯,便聽說及硯的蝗災已經被平,是被滿天的燕子捉乾淨的。
「燕子……」
劍客忽然想到了當年在栩州,初見先生時,那義莊外便有一隻燕子。
又聽說當時有一名道人帶了一匹棗紅馬、一隻三花貓到來,還有一隻燕子跟隨著他們,道人進城問了情況,還在城外找老農問了路,當天便有無數燕子不知從哪裡飛來,將蝗蟲捕殺了個乾淨,隨後又突然消失,只在道旁留下一塊碑,說是安清燕子所為。
路人津津樂道,說著當世的神仙故事。
劍客則瞬間便聽出來了,故事中的神仙高人究竟是誰。
這時連著趕路,身上傷勢不僅沒有癒合,反倒還有加重的趨勢,劍客也不知道先生的路線是怎樣的,便強忍著趕回山門。
剛到山門,便聽羅管事焦急的對他說:
「掌門你可算回來了!先前宋先生帶著一位叫三花娘孃的童兒和一隻燕子來門中拜訪,只是你外出除妖去了,我便請先生在山門等待,先生在山門等了七天也不見掌門回來,便去尋掌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