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沒吃水果,大冬天的還沒加溼器,盡吹了不少幹風。
皇上換好了衣服,歪榻旁用銀叉戳著梨塊,漫不經心道:“又誰給朕遞帖子啦。”
難不成是那桂萼?朕懶得鳥他他又來嗶嗶叨叨了?
“也不是帖子。”黃公公看著皇上的臉色,想了想道:“是……後宮裡遞來的信。”
“喲呵?!”虞大編輯猛地坐了起來,整個人都精神了。
這三宮六院出版社是終於收到稿子了啊。
作者有話要說: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看,反正王教授的心學小課堂往後還會再開的(???)
我爭取讓這本書裡的幾個可愛的老頭子都活久一點……也方便拎出來賣賣萌混個字數(喂)
最近都是存稿,忘了跟大家分享我查資料的時候看到的,
楊慎老先生寫的小黃詩,之一:
《玉臺體》
年代: 明 作者: 楊慎
流盼轉相憐,含羞不肯前。
綠珠吹笛夜,碧玉破瓜年。
滅燭難藏影,洞房明月懸。
【最後一句劃重點】
洞房裡哪裡有什麼月亮!白花花的分明是[嗶——]和[嗶——]啊!!!
還有,滅燭為什麼難藏影,說明影子在瞎雞兒亂晃!
楊大人好文采(喂
=
張孚敬這個稱呼,真是我寫了一半才想到的,前頭的一章章翻過去全改一遍的功夫,還不如更新更新再更新。
這開始追過我這篇文的小仙女們知道,我當時嫌這篇文要查的典故資料真的太多,資料還一度半死不活的,甩手棄文了一個月……
然後又湊不要臉的回來繼續填坑了w
張璁是本名,後來朱厚熜當皇帝了以後就賜名,百度百科和各路資料老叫他張璁,我就寫順手了。
這裡其實也圓的回來,皇上如果明面兒上叫他張璁,那在外人看來就是恩寵,也沒啥。
估計虞璁前頭二十幾章跟我一樣糊塗了吧,畢竟親生的(x
還有就是,虞璁其實一開始應該叫虞熜。
但是娃兒他娘搜狗輸入法不太好使……後來發現錯了哎那就錯著吧。
這麼一看似乎也不是親生的hhhhh
第26章
紙箋慢慢撫平, 前頭免不了一堆敬語和問候。
仔細一看,落款是僖嬪沈如婉, 還真沒什麼印象。
虞璁早就習慣了這種非常麻煩的書信禮節, 熟練的跳段看了下去。
全篇大概有六七百字, 只有九字是童謠本尊。
——的的確,買羊角。
秋風轉, 脫蛇殼。
emmmm......
這是薩滿的咒語嗎?
皇上捏著信紙沉默了一會,想了想不能打擊婦女群眾的創作熱情, 還是吩咐鶴奴研了墨,認認真真的給她回了一封信。
這童謠,主要是用來譜曲作歌謠,培養孩子們在藝術上的早期啟蒙。
不一定要反應什麼民俗, 也不用搞得跟詩經一樣文縐縐的, 簡單易懂又有趣就行。
虞璁本身也就在大臣面前能端端架子,給后妃寫信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用普通人的視角。
他解釋了一通, 表示以後為了節約時間,簡單問安便好,又講解了童謠的用意和寫法, 順便隨手寫了一首作例。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來這裡。
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
嗯, 非常通俗易懂。
皇上啃了會兒筆頭,又寫了幾筆嘉獎僖嬪勇於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