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樂文小說網>歷史軍事>三國吾乃趙子龍> 第60章 白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0章 白渠 (1 / 2)

董璜領了長安軍務後,花了幾天時間清點了一下現在西涼軍的軍隊。

發現經過與討董聯軍的激戰後,軍隊數量已經膨脹到了十萬人,其中有四萬左右的降卒,又從張溫手上拿走了長安的一萬駐軍,要是再算上皇甫嵩手上的三萬大軍,兵力已經達到了十三萬人。

而現在董卓勢力控制的郡有:京兆、馮翊、扶風、弘農、河東、河南、南陽七郡之地,治下百姓有四百多萬人,兵民比例達到了一比三十,但其中有一百多萬的人口還需要安置處理,暫時無法為朝廷提供賦稅勞役。所以,現在養這些軍隊還是挺吃力的。

而且關中被荒廢太久,耕地條件大大下降,早就不是西漢時期的天下糧倉了,能不能養活那麼多人口都是個問題。

最後就是上百萬的百姓的安置問題,朝廷一時半會肯定是沒辦法解決的,經過大戰和遷都後,錢糧已經不足以一次安置所有百姓,而在這段時間裡,得不到妥善安置的百姓恐怕會有不少亂子啊,地痞無賴什麼都恐怕也不會少見。

意識到現在最嚴重的是百姓安置和關中糧食產量的問題後,董璜想了想,直接找到了剛剛出任尚書令的李儒,打算和李儒商量一下。

李儒招呼董璜坐下後,一邊處理政務一邊開口問道,“元伯不在軍營處理軍務,來我這裡幹什麼?若是得閒多陪陪嬌妻美妾不是更好?早點生育子嗣才是正事啊。”

董璜無語,他發現他自從成婚後,所有人都開始催他生孩子了,這才成婚不到一個月啊!

“此事不急,慢慢來就行,今日我來這裡是為了正事。”

見董璜滿臉嚴肅,李儒也收起了調笑之意,眼睛轉了轉,出言道,“是為了遷徙的百萬民眾?”

“是,不知文優先生是打算怎麼做?”

說到這裡,李儒放下了手中的毛筆,苦笑了片刻,“我能怎麼辦呢?現在錢糧不足,只能按照老辦法開墾耕地、從世家嘴裡扣出錢糧土地了。”

“我想了想,打算藉助大軍的威懾在關中推行均田制度,徹底將關中變成我們的領地,只是這事也急不得啊!”

董璜點了點頭,也覺得這是個推行均田制的好機會,縱使大軍分散在各地,但長安還有三萬五千人,足夠震懾關中的世家豪強了。

不過縱使全面推行均田制,也只是讓百姓有田種而已,但能不能養活自己還是個問題呢!

從東漢開國以來,就沒認真經營過關中,致使這裡的糧食產量下降,已經不能承載太多的人口了。

“我來找文優先生,是想著能不能疏通白渠,以此灌溉關中土地,提高關中的糧食產量。”

“白渠?”李儒是關中馮翊人,對於白渠自然不陌生。

提到關中的水利工程,所有人都會想到鄭國渠,但實際上還有使用時間更久的白渠。

早期的鄭國渠含泥量高,可以壓鹼肥田,改善土質,提高產量。然而年長月久後,容易淤高渠道和農田,導致田高於渠,渠高於涇河,勢必破壞了灌溉系統。

早在漢武帝太史二年,鄭國渠就已經不再適合灌溉了,當時的趙中大夫白公建議,在鄭國渠的基礎上再修一條水渠,改善關中的灌溉系統。

該渠在鄭國渠之南,兩渠大致走向相同,白渠經涇陽、三原、高陵等縣至下圭注入渭河,而鄭國渠的下游注入洛河。由於是白公建議修建,因人而名,故稱白渠。

白渠的建成,使關中渭北一帶的大片土地,改善了土肥條件,促進農業生產發展,保住了關中的糧倉地位。

白渠的灌溉面積雖遠比鄭國渠小,但是由於它的比降比較大,遠比鄭國渠合理,因而不像鄭國渠那樣易被泥沙堵塞,在歷史上白渠長期發揮作用。

可惜自從東漢定都洛陽以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