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回去以後,第二個月,京中陸續傳過來幾道新的召令。
第一個道就是,朝堂新設立一個商業部,名為鴻臚寺四方館。
專門管理對外貿易之事。
第二道是嚴禁土地兼併,一個地方,一家,五年以內,以任何名義,收購,吞併土地超過一千畝的,判杖刑五十,罰沒新增土地。
超過三千畝,判斬立決,罰沒新增土地。
第三道,便是慶元帝把皇上明確了等級,根據他們為朝廷做的貢獻,定位他們等級的高低。
最高等級賜稱賢商,賜正三品官員待遇。
二等商人稱儒商,賜四品官員待遇。
三等商人稱雅商,賜五品官員待遇。
當然,這裡對朝廷的貢獻包括但不限於賑災捐款,捐糧,捐藥,金銀的貢獻值達到五百萬兩銀子以上,並且積極響應朝廷號召的才可以。
眼下慶元帝最大的號召就是把地拿出來。
交給朝廷一萬頃良田,便可獲得一個商品的製作的方法,和開場資格,同時附帶一條銷售鏈。
起初有世家撐腰,誰都不往外掏。
可是現在,慶元帝整這一出,都知道拿到一條銷售鏈,開起工廠,真金白銀就跟流水似的嘩啦啦的進,有錢不賺王八蛋,於是商戶中便有坐不住的了。
一家兩家的,單拎出來,肯定不敢違抗世家的意思,但是人數多了,所有商戶都擰成一股繩,世家也奈何不得他們。
於是,眾多商戶從來沒有過的團結一心,共謀發展,紛紛以最快的速度,拿了家裡裡本家偏遠且不易管理的地契交到朝廷,換取一份商品製作的方法,開廠資質和銷售鏈。
慶元帝為了拿到土地,也不管吃相難不難看了,直接把各類商品分的賊啦精細,比如電燈和風車。
你以為分成電燈和風車兩部分出售就行了?
想的太美了,慶元帝直接把電燈外頭的玻璃燈泡算一份,裡面的鎢絲算一份,電線算一份,風車算一份。
玻璃也是,杯子茶具等算一份,鏡子令算一份,一家只許做一種,違者收回資質。
而且,這些產品銷售利潤要歸國庫兩成。
眾商戶聽的牙疼,心都在滴血,心裡暗道慶元帝沒去當奸商真是屈大才了!
但是架不住這些東西是真受歡迎,也是真有市場,不論世家,還是商戶,扒拉算盤珠算了一通賬,即便慶元帝薅他們薅的挺狠,他們還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而且,等技術掌握到他們手上,他們完全可以重新定價嘛!
閉著眼睛算算,經營這個東西,也比種地來錢快,尤其是慶元帝鐵了心要給土地大戶加稅,以後地什麼樣,還真難說。
商戶已經有出手的了,世家也摟不住了,搶先下手,還能撈個利潤高的,再裝下去,就只能喝湯了。
於是,商戶和世家紛紛下手。
不出兩個月,慶元帝手裡就收回了一百多萬畝的土地。
緊接著慶元帝便又推出一道政令,凡是沒有房子,沒有地的良籍,均可以到當地衙門按人頭每人領二畝地,前十年,這二畝地一畝地的糧食交稅,一畝地留著自己吃用。
十年以後,這二畝地便直接歸種地的人所有,可以辦地契,和其他有地的人一樣納稅。
也就是說交十年的重稅算是分期買地了。
謝玉姝聽到這個政令,不得不給慶元帝豎個大拇指,他那班子人馬,還是有點東西的,分期都搞出來了,思想夠超前的。
喜歡穿到荒年一拖三,颯爽農婦血賺了請大家收藏:()穿到荒年一拖三,颯爽農婦血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