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讓其能順利畢業,回報社會。
“書記,馬上就是高考了,我的意思是,這不鎮裡的財政有所好轉嘛,為了鼓勵我們的學子努力學習,從今年起,將考上大學的獎勵標準提高一點,無力上學的學生,助學金也適當提高一些。
另外,我們可以主動與考取的學校聯絡,為貧困學生爭取更大金額的助學金。
對貧困的中小學學生,也應該有相應的資助政策,儘量減少甚至避免因家庭困難而輟學的案例發生。”
在武義鎮,每年都會發生幾起初中小學輟學事件,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家境困難,無力供養所有孩子上學,因此,只能讓大的輟學,外出打工掙錢,小的繼續上學。
當年謝凌風家的情況就是如此,即使大哥謝凌波的成績也挺好,最終仍然在父親的要求下,不得不選擇了結束學業,外出打工掙錢,供養弟弟上學。
而謝凌風同樣是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選擇了師範大學。
有時候,為了生活所迫,不得不為三鬥米折腰,不能說人家沒有骨氣。
在生活面前,“骨氣”什麼都不是。
(ps:大家不要來吐槽計劃生育哈,在農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仍然存在超生的現象,特此說明。另外,有些情節所需,不完全與現實的時間和政策對應。)
書記辦公室,謝凌風趁機向蔣書記建議。
蔣書記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沉思片刻,這才注視著謝凌風,緩緩說道:“凌風,你所言極是。
我們限於財政,以前的標準確實低了些,我看完全可以在原有基礎上翻一番嘛,反正鎮裡每年的大學生也沒有多少個。
至於中小學輟學的事情,鎮裡以前確實考慮不周,應該出臺相應的資助政策,解決輟學的問題。”
“書記,我還有個想法,您看是否妥當。”
“什麼想法?”
“書記,我看了之前的考取大學的獎勵措施,差距拉得有點大。我的意思是,可以降低考取學校之間的差距,再在此基礎上翻一倍獎金。
我們現在缺的不是一個兩個頂級大學的學生,而是需要越來越多的學生能考上大學。”
武義鎮之前的獎勵措施確實差距挺大。
比如京城的那兩所頂尖的大學,鎮裡的獎勵標準就是一人一萬,次一等的五千,再次一等的兩千、一千,專科生五百。
而整個平城縣,每年能考上那兩所大學的學生屈指可數,一兩個就是頂天了,甚至偶爾還會出現一個都沒有的年份。
對平城中學乃至平城縣而言,當然是希望能有學生考取頂級的大學,從而可以大大提升學校或縣域的名氣,對來年的招生有極大的示範效應。
但這對武義鎮這種鄉鎮卻如同雞肋,連“千金買馬骨”的效應都沒有,更沒有那個必要,純粹就是為了好看。
“好,你的這個想法很切合實際,下來就按你的想法,以鎮政府的名義出臺相應的政策,在全鎮公佈,也可以充分展示我們這屆班子與之前的班子大相徑庭之處,是真真切切為民考慮、為民服務的班子!”
蔣書記鏗鏘有力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