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這個國家的後來者們的子民承受著巨大的痛苦,這是後話。
阿普杜拉.阿齊茲一世在1865年10月1日舉行的一次釋出會上表示,
“不想看到英國和奧地利對沙俄帝國進行緩靖政策,使得奧斯曼帝國正成為沙俄帝國野心的受害者。
奧斯曼帝國如果得不到英國等國兵力支援的話,那麼奧斯曼帝國可能會做好跟沙俄帝國談判的準備。
因為我們不想成為坐上觀壁的歐洲各國在跟沙俄帝國對抗中的‘歐洲盾牌’。
奧斯曼帝國鑑於歐洲各國的利益不一樣,希望看到各國在對抗前線中,看到各國士兵的背影,而不是我們奧斯曼帝國士兵的背影孤零零的在前面迎接沙俄帝國的炮火。”
為此,奧斯曼帝國召見了歐洲各國除了沙俄帝國以外的所有國家駐君士坦丁堡大使。要求他們向各國反饋奧斯曼帝國的意見。
他們要求各國明確表態是否希望奧斯曼帝國跟沙俄帝國談判進行讓步,如果不希望的話,則應該響應奧斯曼帝國要求各國出兵支援奧斯曼帝國的請求。
奧斯曼帝國的舉動,令歐洲大國各國左右為難。
歐洲各國形成了需要站隊分歧。
英國和奧地利果斷了支援奧斯曼帝國,英國表示會支援他們,會把地中海艦隊派出一半的艦艇到黑海中游伐,意圖在海上控制住沙俄的舉動,壓縮沙俄在黑海海上的活動空間,同時,倫敦還會派出2萬軍隊登陸保加利亞前線。
奧地利也表示會在協助奧斯曼帝國保護塞爾維亞的基礎上,再增兵3萬,抵達保加利亞,跟英國組成聯軍,共抗沙俄帝國的南侵。
相比較於奧斯曼帝國的“無辜表態”和“合理訴求”,沙俄帝國則被英國以及奧地利渲染為“戰爭販子”和“入侵者。”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沙俄帝國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如何行事,亞歷山大二世倒是不會理會。
不過在奧地利增兵塞爾維亞後,這回在奧地利本土邊境和匈牙利的邊境上,沙俄帝國卻是派出了大軍壓境,使得兩地的民間抱怨聲不斷。
特別是匈牙利,原本對奧地利的統治雖然不滿,但是還算平靜。
但是這回約瑟夫一世竟然在沒有召開整個帝國議會表態情況下,就向沙俄帝國進行這般的挑釁,使得一向跟沙俄帝國不錯的匈牙利人,心中的不滿加劇。
對奧地利約瑟夫一世統治更加多人的反對。
為此,維也納只能夠再次下放許多匈牙利要求的權力下,才讓匈牙利政客帶動的這股怒火得以平息了。
不過這也為後來兩地分裂埋下了更多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