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源於大秦所推崇的儒學。
大秦對儒學的推崇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在城市的學堂裡,年輕的學子們搖頭晃腦地誦讀著儒家經典,他們尊崇孔子的教誨,學習著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準則。在鄉村的田埂間,老人們也會用儒家的思想教育著晚輩,講述著忠孝節義的故事。
儒學在大秦的土地上成為了一種精神的象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著儒家的禮儀規範,社會秩序井然有序。
同時,大秦帝國也陷入了一個棘手的困境之中。大秦的軍隊在連年的征戰下不斷壯大,那一支支雄師就像嗷嗷待哺的巨獸,需要海量的資源來供養。
龐大的軍隊數量意味著每年都有一筆巨大的開支,這開支如同一個無底的黑洞,不斷吞噬著大秦的財富。
大秦立國僅僅十一載,根基尚未穩固,底蘊也還不夠深厚。在這種情況下,要支撐起如此龐大的軍事開支,國家財政已經開始顯得力不從心,猶如一個負重前行的旅人,腳步愈發沉重艱難。
在皇宮之中,秦皇贏復靜靜地站著,他的目光眺望著遠方。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他已經四十七歲了,即將步入知天命之年。
贏復深知自己在位的時間或許已經不再漫長,而眼前這個關乎大秦未來的難題卻如同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橫亙在面前。
武將們憑藉著連番征戰的功績,在朝堂上擁有了極大的話語權。他們的聲音高亢而有力,在許多決策上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力。
贏復心中憂慮萬分,他的目光中帶著一絲擔憂地看向自己的兒子贏安。他清楚,自己即將逐漸老去,未來的大秦將交到贏安的手中。
贏復為了讓贏安能夠在未來掌控住局面,已經讓他參與了諸多戰事。贏安在戰場上也展現出了一定的才能,可是贏復的心中依舊沒有底。
他不知道贏安是否真的有足夠的能力和威望去壓制住那些身經百戰、戰功赫赫的驕兵悍將。那些武將們就像一群難以馴服的烈馬,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贏復的眉頭緊緊皺起,頭疼欲裂之感充斥著他的整個身心。削減軍隊,這看似是解決當下軍費開支巨大難題的良策,可其中隱藏的風險卻如同芒刺在背。
他深知,這些秦軍士兵們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多年,手中的兵器於他們而言,不僅僅是殺敵的工具,更是身份與榮耀的象徵。他們習慣了軍旅生活,怎會心甘情願地放下兵器,轉身去過那平淡無奇的農民生活呢?
而且,大秦立國不久,土地資源有限,根本沒有足夠的土地分給退伍計程車兵,讓他們搖身一變成為地主,個個都當人上人。
贏復深深地嘆了口氣,他感到自己彷彿陷入了一個絕境之中,找不到出路。在迷茫與無助之中,他想到了自己的皇后李長離,那個聰慧而富有洞察力的女子。
於是,他來到李長離的寢宮,將自己心中的困惑和憂慮一一道出。李長離靜靜地聽著,她的眼神中透著一種深邃的智慧。
待贏復說完,她輕聲開口建議道:“陛下,大秦以武立天下。本宮聽聞君以此興,必以此亡。大秦憑藉武力得以興起,若是過度倚仗武力,恐怕也會因此走向滅亡。這也是陛下推崇儒學的原因之一,陛下想要的是文武平衡,讓大秦長治久安。”
贏復聽到皇后的話,微微頷首,他心中對李長離的觀點深以為然。
李長離見贏復認同自己的看法,便繼續說道:“不如讓各軍將領進京朝見陛下。藉此機會可以看看他們是否依然對陛下尊崇有加。如今,天下剛剛結束戰亂不過十一年,百姓們飽受戰爭之苦,人心思安,對於大秦的統治也是認可的。但現在大秦軍費開支實在太大,大秦不可能一直支撐得起這樣龐大的軍隊規模,精簡軍隊是必然之舉。現在進行精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