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地震震源來自海底。
藍城基地是依海而建的,整體建在地勢較高的岩石面上。
平日裡海獸掀起的浪卷,大家已經習以為常,能夠輕鬆應對。
反正住宅較高,對基地根本沒影響。
以往也有過海面不平靜的情況,巨浪侵襲海岸線,但浪卷不高,對基地沒造成太大的影響。
這次的浪卷已經快跟岩石面持平了。
湧來的海浪反覆拍打岩石石壁,岩石面上的房屋震感很強,浪卷雖然沒有直接拍到房屋,但卷出的浪花濺上來,拍散了一幢又一幢的房頂。
岩石面上的房子,沒辦法打多深的地基。
因為基地長期受海風影響,所以房子只注重了扛風,但不扛海浪拍。
經過浪花的拍打,房屋倒塌過半,只有在後線的新建基地住宅完好儲存下來了。
當時正在海上作業的人和船,盡數被海浪掀翻卷走。
在海岸線一層層浪捲開始翻騰的時候,基地就開始大喇叭通知所有人,讓大家捨棄物資,拼命往高地衝。
然而人的速度哪有浪快,被倒塌房屋壓住的人不在少數。
等海浪平靜下來,已經到了後半夜。
失去了房屋,失去了親人,不時有人守在廢墟邊嚎哭。
不論心裡守著怎樣的悲傷,藍城基地的人都在堅持做著同一件事情。
從廢墟下,找出還能救治的人。
藍城基地的人口規模比熊貓基地要大。
熊貓基地甲城26萬人口,乙城42萬人口,丙城67萬人口,丁城169萬人口。
然而藍城基地因為人口計劃突出,早已突破400萬人口的大關。
照理說藍城基地的城建面積會比熊貓基地要大上很多,才可以容納這麼多人口。
可正是相反,藍城基地的居住密度是遠遠高於熊貓基地的,基地的面積只有熊貓基地的2\/3。
一戶人家七八口人,住兩間房子,是很常見的事情,通常是父母一間,孩子們擠一間。
如果孩子成家了,就獨立門戶,小家庭分出去住。
即便分出去住了,也不會離長輩太遠,家族關係大多數是很融洽的。
房子分開住,可飯是習慣了一起吃的,每個家庭出自家的份額,然後由不出海的家庭或者家裡長輩做飯。
通常一個漁船出海的多個家庭,會共用一間廚房。
五六戶人家用一個廚房,是很正常的。
有些大家庭,孩子很多的,以家庭為單位一起用,十幾戶用一個廚房,也是常見的事。
就是每天負責做飯的人,會累的不輕,要煮很多人的飯。
好在生活海邊的人,以吃海鮮為主,現在海鮮也體積偏大。
大家的口味以清蒸或者水煮為主,做起來倒不會太麻煩。
大家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海上,跟海鮮打交道。
每天都得幫大型海獸清理藤壺,然後捕撈海獸周邊的魚獲。
都是靠海生活,所以佔據海岸線很重要,分秒必爭的趕海,誰都不願意往後線住。
這海岸線也就越拉越長,靠海的房子越建越多,岩石面上房子挨著房子。
還有很多人家剛分家,暫時沒精力建房,先搭建的棚子居住。
後線新建出來的住宅區,並不吃香,只有家裡有老人有小孩的,實在是照應不了,海岸線的住房不夠住,才會送到後線住宅居住。
後線靠近林子,藍城基地的人,並不擅長跟地面動物打交道,所以住在後線,基地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去駐守巡視,保障後線居民的安全。
三天兩頭的夜間野獸襲擊事件,搞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