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部隊要馴養大量馬匹、駱駝,耗費和成本比步兵貴很多,僅次於海軍。不管出不出徵,每天消耗的草料錢就夠同等數量步兵的俸祿了。
以十年前帝國的經濟狀況,不能說養不起,卻也挺吃力。既然步兵能解決基本作戰問題,就沒必要再花費那麼多錢糧升級了。
如果組建現代化騎兵,兵源裡肯定少不了內蒙古牧人,讓他們掌握了火槍和火炮,戰鬥力肯定會突飛猛進,危險性也會隨之猛增。
以當年的情況,朝廷還沒完成對內蒙古三部的同化工作,再加上北面還有外喀爾喀蒙古,誰也無法保證這三位侯爺不會產生別的想法,一旦有變故那就是大麻煩。
在內蒙古高原和大漠以北的廣袤荒原上作戰,三個陸軍衛恐怕也對付不了一個裝備了火槍和火炮的內蒙古騎兵衛,能被活活拖死,補給永遠也追不上,圍剿起來成本太高了。
但此一時彼一時,經過十年的不斷努力,現在的內蒙古地區已經成了蒙漢混居,大批內地漢人和新移民去當地建立農莊種植牧草,還有商人建立罐頭廠、毛紡廠、皮革廠,風俗習慣逐漸趨同。
除了一部分老年人之外,年輕人大多會說漢話,甚至上過新學,互相通婚也已經成了潮流,鬧分裂的風險降低了許多。在這種環境下,建立現代化騎兵就具備了前提條件。
另外洪濤還有一層心思,他早就想找理由把內蒙古三部手裡的兵權拿走,可一直都沒找到機會,丁順的建議正好提供了不錯的藉口。
從小生長在馬背上的牧人騎術確實精湛,陸軍士兵參軍時大多二十歲左右了,再怎麼練也比不上童子功紮實。但要是使用火槍火炮,那就必須是漢人士兵軍官更熟練了。
這樣一來,不就有理由往新騎兵裡摻沙子了嘛。一半一半很公平,再把陸軍的規則條例順勢引入也順理成章。然後這支騎兵就要歸陸軍參謀部指揮了,三位侯爺除了名義上的首領,實際上成了空殼。
現在帝國內部的新政已經全面鋪開並走上了正軌,還有海貿和海外領地資助,國庫充盈了很多,養一支騎兵也不再是大花銷了。用這麼點錢把內蒙古三部的兵權拿回來一部分,怎麼算都是值當的。
“稟萬歲爺,這次北征大捷除了十幾萬俘虜之外,更多的是馬匹、駱駝和牛羊,其中不乏優良戰馬。用陸軍與內蒙古騎兵混編確實是最好的選擇,雙方可以互補,大大加快成軍速度。
只是在裝備上還不太趁手,景陽二十式步槍太長了,在馬背上使用不方便。學生和鄂木布仔細聊過,他也認為騎兵並不需要太遠的射程和精度。
但景陽二十式短槍射程又太近了,如果能把二十式步槍弄短一些,或者把二十式短槍的射程增加一些,應該更適合騎兵使用。”
丁順肯定不知道皇帝心裡的小九九,他只是單純的從軍隊戰鬥力角度考量,認為騎兵使用步兵的武器不太趁手,想趁機問問有沒有更好的裝備。
算起來陸軍已經有十年沒更換過裝備了,其實應該是二十年。目前使用的步槍和景陽九式步槍全完就是一種,只是把燧發裝置改成了火帽擊發,其餘什麼都沒改動。
景陽皇帝是誰啊,大明帝國上下皆知的半神,從鐘錶到望遠鏡再到四輪馬車和火槍火炮熱氣球,還有神奇的火帽,包括紡車織機農藥,時不時就會搞出一個來,神力涵蓋了各行各業。
但這位半神很摳門,幹什麼都先聊成本,能用一個銅板解決問題堅決不會花一枚銀幣。想從他手裡要好處,必須瞧準時機使勁兒擠,保不齊能擠出一點來。
“哈,原來在這兒等著呢,是看到勇士營和四衛營的新槍眼饞了吧!不過你說的也有點道理,騎兵在馬上快來快去,使用環境確實用不到射程太遠。
這樣,陸軍編制不動,就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