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爾羌汗國是後世的稱呼,在歷史上並無此名。明朝官方大多以別失八里或亦力把裡記載,中亞地區稱為蒙兀兒斯坦,到了蒙古各部口中又變成了察合臺汗國。
實際上葉爾羌汗國確實算察合臺汗國的延續,有點像西漢和東漢的關係。都是劉家人當皇帝,只是支系換了,地盤也跟著有所改變。
察合臺汗國到底是怎麼變成葉爾羌汗國的先不討論了,但在書中就以葉爾羌汗國為準,因為它的國都在葉爾羌城。
如果後世去過南疆,尤其是自駕遊,很大機率會在喀什東南300裡左右路過莎車縣。
這個縣城不大,卻有一座千年古城和規模宏偉的國王陵墓,標示著曾經的輝煌歷史。
古城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莎車國所建,後來被葉爾羌汗國做為首都,國王陵墓中埋著汗國的13任國王和44位王室成員。
而在景陽十九年,居住在這裡並統領葉爾羌汗國的是第8任國王,阿卜杜.拉提甫。疆域涵蓋了嘉峪關以西、西藏以北、布哈拉汗國以東、天山以南的廣大地區,幾乎涵蓋了塔里木盆地極其周邊。
雖然葉爾羌汗國的貴族基本都是來自東察哈臺汗國的蒙古貴族,但他們和漠南、漠北、瓦剌蒙古的信仰完全不同,不是薩滿也不是藏傳佛教,而是選擇了伊斯蘭教。
同屬東察哈臺汗國曾經的蒙古貴族,除了建立了葉爾羌汗國之外,還有一個分支也建立了個曇花一現的汗國,帖木兒汗國。
而帖木兒的後裔巴布林在16世紀又透過阿富汗地區進入了印度北方,建立了臥莫爾帝國。
臥莫爾在蒙古語中就是蒙古的意思,雖然帖木兒是突厥人,但家族世代與東察哈臺汗國的蒙古貴族聯姻,巴布林認為自己的蒙古血統比突厥血統更多。
要說成吉思汗對世界、尤其是對亞洲的影響必須是非常大的,且沒有之一。他的後裔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建立了很多國家,一直綿延到21世紀仍舊沒有斷絕。
元朝只不過是他後裔建立n多國家中的一個,與層出不窮的各種汗國如出一轍。非要說有關係,那就是曾經被統治過的關係。
與漠南蒙古和女真部相比,葉爾羌汗國的實力明顯要強了不少。除了疆域不小之外,其統治的人口數量和生產方式也都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葉爾羌汗國有多少人口呢?答案有很多種。比如說土默特部說有50萬帳!按照蒙古人的習慣,一帳以5口人算,那就是250萬人!
可是西土默特部的俘虜說葉爾羌汗國只有10萬帳,滿打滿算50萬人。然後土謝圖部的額列克也說了,有25萬帳,100萬出頭。
到底該聽誰的呢?洪濤也不清楚。至今為止他連大明帝國的準確人口數量還沒數明白呢,哪兒有功夫替外人普查人口。而且葉爾羌汗國裡有很大一部分民眾還保留著遊牧的習慣,這就更沒法清點了。
可是要打仗了,必須弄清楚敵人的戰爭潛力,其中人口就是非常重要的引數。怎麼辦呢?洪濤掐著腳指頭算了算,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就剩下100萬出頭的答案了!
其實不管怎麼算,葉爾羌汗國的人口數量都要比漠南蒙古各部加上女真各部多,原因很簡單,看生產方式。
漠南蒙古和女真各部基本還是處於遊牧和遊獵狀態,但葉爾羌汗國卻早就開始農耕了,並且很早就有了固定也很具規模的城市。
比如費爾干納、喀什葛爾(喀什)、英沙吉、于闐(和田)、烏什、阿克蘇、拜城、焉耆(庫爾勒)、吐魯番等等。
這就進一步說明除了農耕和遊牧,他們還會發展城市手工業和商業。有了這些產業的加持,人口必然會大幅增長,科技也一定會前進,戰鬥力相對而言必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