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埃文斯提不提醒,楚君歸都知道和聯邦一戰勢在必行。今時不同以往,現在太空的艦隊戰變成主要戰場,在沒把楚君歸的艦隊徹底消滅之前,聯邦不會貿然進入行星表面,和楚君歸決戰。
但是不把聯邦拉入地面戰場,他們估計也不會知難而退。因此楚君歸擬定了兩步戰略,第一是艦隊戰,第二就是地面戰。兩個戰略中都會根據對方具體的指揮官性格進行微調,比如來的如果是菲爾,那這兩個策略的名稱就可以改成:1、幾艘驅逐艦能有什麼難打的呢?2、幾個落後基地能有什麼難打的呢?
和聯邦的艦隊戰基本戰場都會在星系內部,由於藍太陽的恐怖引力,N7703星系內部是不適宜進行跳躍的,因此聯邦艦隊都會出現在星系外,然後陸續開進星系內部。楚君歸一方面抓緊建造新星艦,一方面對現有的星艦進行改造,改造方向是削弱空間跳躍能力,有點就行,直接把跳躍距離從5光年削減到了0.5光年。
節省下來的大量空間和能量全部用來補充護甲和亞光速下的機動能力。修改後的光年星艦亞光速機動性直追冠軍騎士,而裝甲又增加了半米,平均護甲厚度達到了15米。改造一唯的代價就是極速續航能力有所減弱,也就是說在極限速度開一會能量供應就會跟不上,需要減速。
相比增加的速度和防禦力,極速續航這點缺點在楚君歸看來完全可以忍受。而且聯邦星艦中能和光年拼極速續航的也沒有幾款,畢竟光年星艦有近乎無窮的能量供應,只是功率有點跟不上理想而已。
修改後的光年星艦效能可以說是相當畸形,完全就是星系內無敵、星系外趴窩,跟母星時代的蒙古海軍有一拼。
但楚君歸哪裡顧得了那麼遠,先把眼前危機度過了再說。另外他又追加了十套冠軍騎士的外觀套件,基本要保證每艦一套。純捱打的靶船也追加了三艘,這些基本就吃掉了未來十天的產能。
智者和開天雖然沒有感覺,但從楚君歸的態度中已經意識到了事態嚴重。智者一如既往地保持最高效率工作,如一架機器。而開天也一反常態,把每一分每一秒都投入到工作與進化之中。
楚君歸召集了威爾遜和羅蘭德等一眾光年的元老,講明瞭接下來戰鬥的殘酷性,說明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傷亡。這些原聯邦的高階軍官都表示理解,戰爭哪有不死人的,而且和聯邦軍團相比,光年的傷亡率已經是格外的低,很多仗甚至是無損拿下的。
應該說除了艦上居住環境之外,楚君歸對光年戰士都是愛護備至,大家也都理解一些極端的做法。在躺著睡覺與站著睡但多裝一米護甲之間,每個人都會堅定地選擇後者。特別是親眼目睹乃至親手操作了那不講道義的全艦隊集火一艘目標,看著一艘艘星艦在面前被打爆之後,所有艦員都默默地接受了蜂巢式的睡覺法。
為了第二階段戰鬥,楚君歸還要對地面基地進行調整,結果就是他簡直要忙到飛起,整天體溫都維持在90多度,吹風已經不管用了,保持溫度全靠液冷。楚君歸還稍稍改變了自己血液的構成,使沸點提升到了150度,以保持高效運轉。
楚君歸深知備戰的時間極其寶貴,從第4艦隊全面退守的那一天算起,最多一週的時間聯邦艦隊就會出現在自己面前,說不定還會帶上龐大的登陸艦隊。按照正常流程,怎麼說也該談一談的,不過帶著艦隊談效率比較高,談不攏直接就地解決紛爭。
轉眼之間一週過去了,冠軍騎士外觀套件才做出來5套,新靶艦剛完工兩艘,現有星艦隻改造了三分之一,泰坦完全處於停工狀態,而行星基地的改造進度只完成了20%。
一週時間內能做這麼多,已經是極限了,然而防禦設施的進度仍然不達預期。不達預期也沒辦法,楚君歸只能邊打邊建。
然而一週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