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史料記載以來,哪一代皇朝不是愚民之策?
用極少數的一些讀書明理思想開闊的人,治理絕大多數不認字不懂大道理的百姓。
唐匹敵聽到這句話也皺了皺眉,他看向李叱,沉默片刻後說道:「這句話,很高很高了。」
若一個人不是站在很高很高的地方,看不到這麼遠,想不了這麼深。
李先生若聽到他這句話,心裡一定會想,我站在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上,你說高不高?
「不是百姓們越愚鈍才越好治國。」
唐匹敵道:「民智越高,文明越盛,不管是文化,禮儀,百姓們的程度越高,其實越沒有亂民。」
他停頓了一下後繼續說道:「百姓們懂得越多,每個人都讀書認字,每個人都明白事理,知道對錯,分清是非,那這個約束,其實就不是更重法典,而是更重內心,約束是在每個人心裡,知道什麼事做了不好。」
李叱點頭:「先生這一句話,道出千秋之理。」
唐匹敵道:「你要記下來,以後一定要開民智,辦國學,非但要在大城辦,州有州學,縣有縣學,鄉也要有鄉學,入學所需之資費,要由地方官府分撥一大部分,入學之人自理一小部分,等到將來國家強盛,所有學習需要的錢財,朝廷全都出了,只要百姓們是為了學,那就不能收錢。」
李叱自然而然的點了點頭道:「行,我記下了。」
唐匹敵笑眯眯的看了李叱一眼,若有深意。
李叱卻還盯著手裡的書冊,沒有看到唐匹敵那有深意的眼神,有深意的笑。
唐匹敵笑著繼續試探了一句:「說到民學,再說科舉,如何讓科舉更顯公平?」
李叱正好剛剛看到了李先生寫過這方面的事,也只是三言兩語,但一樣發人深省。
「給你看看這個。」
李叱把書冊遞給唐匹敵,指了指那上邊李先生寫下的話。
不管到什麼時候,對於平民百姓的孩子來說,公平的科舉制度,都是他們一生之中為數不多的改變命運的機會,也許是唯一的機會。
李叱道:「先生寫了,若要儘量保證公平,就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典來保護科舉,讓學子們覺得最起碼朝廷在態度上是力求公平的。」
唐匹敵讀了讀李先生寫的話,然後長長吐出一口氣,他嘆道:「先生這樣的大才,若是能治國的話……」
李叱搖頭道:「以後想請先生出山,怕是極難。」
唐匹敵順口說了一句:「那你就多學。」
李叱道:「好。」
於是唐匹敵又笑了起來,這次他的笑容李叱看到了,但不是很明白唐匹敵笑是為什麼。
遠處,坐在花海鞦韆上晃蕩著的高希寧看向李叱那邊,一直看著,一邊看一邊傻笑。
就好像一位年輕貌美的媽媽,在看著自己的寶貝兒子在遠處玩沙土。
夏侯玉立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李叱那邊,然後也笑起來。
「花痴。」
她笑著說了一句。
高希寧道:「這怎麼是花痴呢,他那麼好看,多看看就感覺賺到了似的。」
「他?」
夏侯玉立不懷好意的問了一句。
高希寧一怔,然後昂了一聲:「對,就他。」
夏侯玉立問:「那另一個難道不是儀表堂堂風流倜儻?」
高希寧的眼睛都沒有離開李叱,隨口回了一句:「另一個?也就那樣吧,普普通通。」
就在這時候,有幾個仙鶴神宮的師姐從不遠處經過,她們也看著李叱和唐匹敵。
可那兩個人根本就沒有看她們,而是一邊看書一邊討論著什麼,這就更讓那幾個師姐好奇。